城长记

再见天山

两台大型沥青摊铺机并排前行,压路机紧随其后来回碾压,焕然一新的沥青路面在眼前不断延伸……昨天上午,记者在黄渤海新区天山路改造提升工程施工现场看到,最后一段道路正在铺设沥青,机动车道临时开放通行。

今年4月,天山路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开工,规划设计之初,天山路定位具有创新示范性和满足城市未来需求的“海滨城市风情大道”,在满足管线承载能力、道路通行效率的同时,突破传统道路设计的做法,采取“三线融合”的设计手法,设计范围由红绿分开设计转变为红、绿、建筑退线三线融合一体化设计。将原绿化带从道路红线外侧置换到红线以内重新分配,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之间设置绿化带。优化断面,合理创新布设人行空间、车行空间和街区空间,更加注重人行体验。

探访改造后的天山路,记者在满满的细节中,感受到浓浓的民生“温度”。

攻坚克难

天山路焕新亮相

上午10点,记者来到位于天山路与甬江路路口的施工现场,沥青热浪扑面而来,如火如荼的施工场面引来不少市民围观。

两台大型沥青摊铺机并排前行,沥青均匀摊铺在路面上,压路机来回碾压,崭新的沥青路面不断延伸着。

“两台7.5米摊铺机联机摊铺,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法摊铺,最大限度提高道路平整度。加宽段摊铺沥青的时候,采用一台可伸缩摊铺机和两台7.5米摊铺机摊铺,先摊铺加宽段,正常段紧跟其后,成梯队型摊铺。”黄渤海新区建设交通局韩祥祝告诉记者,沥青铺设过程中,有专人跟进负责平整度检测,严格控制高差,保证车辆行驶一路平坦。

“所有的工程材料严格把关,所有的工序都精益求精。”韩祥祝介绍,比如在路缘石和人行道的材料把控中,派专人驻场控制加工质量和进度,对加工精度、色差及外观质量严格把控,弧线段材料提前排版,全部编号定制,确保整体线型流畅、自然。沥青原材料把控中,派有经验的质检人员专人盯站,根据现场摊铺情况,及时调整配合比。监理单位负责人王建戎也在现场来回巡查,他们紧盯每道操作工序,关键工序和部位24小时旁站监督,通过日常巡视与平行检验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天山路改造提升工程今年4月份开工,半年时间里,一路攻坚克难,既有外部因素如疫情对施工材料和人员的影响,还要克服技术难点。“工程地下土质复杂,绝大部分为粉细砂及淤泥质粉土地层,地基承载力无法满足设计要求。”韩祥祝介绍,为保证整体施工质量,天山路快车道设计采用换填级配碎石的形式,对于土质较差的部位进行全面清理换填,杜绝一切可能造成道路不均匀沉降的隐患;绿化种植土回填过程中,提前进行土源筛选、土样检测,清除种植区域杂填土至原状土,每个点位编号验收,严格把关种植土质量和深度,确保后期绿化苗木的长势。此外,地下水处理也是项目深基坑工程的一大难点,工程采用钢板桩支护进行坑内降水,坑外回灌方法施工,保证基坑内无水作业条件,同时最大限度消除因降排地下水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

“天山路施工现场投入大型施工机械45台,施工作业人员余人,参建各单位工作人员放弃节假日休息,加班加点,特别是具备夜间作业条件的施工路段,24小时不间断施工。”韩祥祝说,在施工中,还应用了很多新工艺,如电力隧道主体结构采用跳仓方式施工,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效率。

小别半年,天山路再次出现在市民眼前,一路坦途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细节满满

彰显浓浓民生“温度”

天山路的改造不仅是道路的焕新,更是城市“温度”的提升。

改造提升工程总长4.2公里,其中沈海高速辅路至嘉陵江路、黄河路至海滨路段道路红线宽为38米,改造完成后双向四车道,嘉陵江路至黄河路段道路红线宽为60米,改造完成后双向八车道,行驶更加通畅。

记者看到,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之间都有绿化带进行隔离,人与车各行其道,拓宽车辆转向空间,为行人提供安全空间,大大提升了通行的安全性。中央分隔带也是绿化带,不同路段以特色开花或色叶亚乔为主基调,搭配花灌木与常绿植物,营造起伏变化、疏密有序的韵律节奏感。

天山路改造后共设置7组14个公交站点,改造后的公交站点除爱华双语学校一侧由于地形高差限制采用直线式公交站点外,其他站点均采用港湾式公交站点。天山路是南北向重要的连接纽带,路口较多,改造中对路口进行了渠化,车辆通行效率更高。

第二初级中学南侧,一处地下过街通道主体已经完工,正在准备进行装饰装修。通道建成后,家长和学生可从地下通道通行,避免了由于行人横过马路导致的拥堵现象。爱华双语学校门前,则预留了两处接送学生临时停车的空间,避免上学、放学期间出现道路拥堵现象,也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了安全的出行空间。

“天山路是我上班的必经之路,现在开车非常通畅,走路和骑自行车也很安全,每处细节都给市民带来很大便利。看着这么美的路,上下班的心情也变得好起来。”采访中,家住附近的市民徐良不断为崭新的天山路点赞。

一路一景

让城市充满生机与活力

“改造一条路,打造一条景观带”,天山路的景观提升工程备受期待。目前天山路正进行路面收尾施工,下一步,将陆续实施慢车道、人行道、路灯、公交站亭及行道树的施工,争取年底前完成红线内施工。“主路开放后,将陆续实施标线施划、信号灯安装和慢车道、人行道的施工,请市民按照标识通行,注意通行安全。”韩祥祝表示。

记者了解到,改造后的天山路新增中央绿化带和侧分带,丰富沿途景观层次,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亮彩纷呈的效果,让市民在享受便捷交通的同时,欣赏靓丽的风景。

韩祥祝告诉记者,天山路量身定做“玉兰”花灯和“摩铝”公交站亭,中央分隔带绿化采取自然起伏韵律感的设计方式,行道树首次采用北美红栎,该树种树形饱满,栽植后可达到良好林荫效果,秋季红叶期较长,形成色叶景观大道。

此外,天山路沿街打造7处口袋公园,结合第二初级中学、耀华学校,着重打造两处景观节点,合理设置公厕、慢行系统等,一条绿色低碳、舒适慢行、智慧活力的海滨城市风情大道呼之欲出。

今年以来,黄渤海新区围绕主干路网、重点片区道路、打通断头路和道路提质升级4个方面持续发力,全年实施天山路改造工程、S改建工程、上海大街西延等道路工程27项,全长公里,全面提升区域通达能力和城市能级。

近年来,黄渤海新区围绕城市功能、形象面貌、城市品质的跨越提升,以打造高品质城市示范区为愿景和目标,坚持高点定位、超前谋划、聚焦交通路网建设,按照“东区提质升级,西区完善贯通”的总体思路,累计投入约31.35亿元,系统实施了黄河路、珠江路、金沙江路、泰山路、黄山路等14条东区老旧道路改造,改造总长度约43.1公里。上海大街西延、海滨路等36条西区道路的通车为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八角湾中央创新区等重点区片提供配套支撑。为提高市民对城市建设的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着力推进路网结构优化,打通贵阳大街、扬州大街、南昌大街、汕头大街等断头路、丁字路,有序打通城区交通断头,进一步补齐交通短板,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畅通城市微循环。

焕然一新的天山路,重新恢复了往日的繁忙。放眼黄渤海新区,穿梭在城市间的道路就如一条条“血管”,让城市充满生机与活力,让生活有元气也有诗意。随着天山路改造的推进,路网愈加畅通,景色更加靓丽,新区发展“脉动”更加强劲。

YMG全媒体记者杨春娜通讯员韩祥祝摄影报道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oqpm.com/zzyhl/140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