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溦

第一作者:沈溦研究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医学系和营养学院助理教授,哥伦比亚大学肥胖研究中心影像分析实验室主任、人体组成实验室副主任,是美国国立卫生院(NIH)资助的多个肥胖领域MRI和CT项目的首席科学家(PrincipalInvestigator)。目前她的R01项目研究减肥过程中和能量代谢变化有关的器官大小变化。其最新研究方向是疾病、肥胖及人体组成的关系。目前已发表70多篇SCI同行评议文章,并和多位临床医师和科学家合作将影像学人体组成方法应用于肥胖、糖尿病、肢端肥大症、神经性厌食症、癌症、柯兴氏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特发性骨质疏松、艾滋病、多囊卵巢综合征、肌萎缩等病症的研究。其领导的影像分析实验室是世界领先的人体组成影像分析的中心实验室,完成了美国和国际的多个NIH和药厂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影像分析,包括大于10万份MRI、MRS、CT和DXA的影像分析。

程晓光

通讯作者:程晓光,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主任/教授/博导。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硕士,比利时鲁汶大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博士后。现任亚洲骨骼学会(AMS)副主席,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常务兼总干事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骨肌放射影像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常委等。任《中国骨质疏松杂志》副主编,《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编委,《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编委,《中华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杂志》编委,《中华放射学杂志》特邀编委,《中国CT和MRI杂志》编委,《临床放射学杂志》编委。长期从事放射学,在肌骨影像诊断和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成果,尤其是骨质疏松研究领域成果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并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

临床影像定量内脏脂肪组织及其他体质成分的应用

沈溦1,程晓光2

(1.哥伦比亚大学人类营养研究所肥胖研究中心,圣尼古拉斯大道号,室,纽约,美国;2.医院放射科,北京大学,北京)

近年来,研究发现除了人体内总脂肪含量,脂肪分布也在新陈代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内脏脂肪组织既是中心型肥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与胰岛素抵抗和高脂血症紧密联系,其致病机制可能是内脏脂肪可分泌过多的游离脂肪酸及炎性因子进入肝脏,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脂类代谢异常[1]。肥胖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可能与多种疾病存在潜在的病理生理学联系。

1.内脏脂肪组织测量技术

在评价肥胖的方法中,人体体质量指数(BMI)最被认可,但是BMI难以反映脂肪分布情况。腰围可作为中心型肥胖的替代指标,但是无法区分内脏脂肪组织和皮下脂肪组织。端木羊羊等[2]比较了中国人群的人体测量学参数与定量CT(QCT)测定内脏脂肪组织,发现用腰围来预测内脏组织含量存在较大误差。该研究的结论与既往西方人群中的研究一致。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DXA)也可评估内脏脂肪,但这种测量是源于双能X射线几何数学模型估算,并且通过CT在横断面研究中测得内脏脂肪组织校正后得出的结果。CT和磁共振成像(MRI)均是能直接定量内脏脂肪组织的技术。内脏脂肪组织可通过腹部单一层面或多个层面扫描来定量评估[3]。不同研究显示,评估内脏脂肪组织的最佳单一层面在L4~L5层面以上5~10cm,或T12~L1,或L1~L2水平[3-5]。尽管大规模的横断面研究显示单一层面扫描测量能够较好地评估总内脏脂肪组织,但是有研究显示在体质量减少过程中多层面扫描可更好地预测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组织的变化[6]。

2.临床影像图像测量体质成分的应用

尽管CT和MRI是测量内脏脂肪组织最精确的方法,但是二者不能广泛运用,首先CT会涉及辐射剂量的影响,其次二者均检查费用高昂[7]。然而CT和MRI图像已在临床中被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分类和治疗评估。相较于为研究而单独进行影像学检查,利用临床影像资料进行研究未对患者增加额外的负担和辐射。随着CT和MRI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定量全身和亚区域肥胖、绘制脂肪组织分布图及评估异位脂肪成为可能。QCT定量测定器官(如肝脏)内脂肪含量比传统CT更加精确。Radiomics软件是另一个新兴领域,有研究通过其后处理肿瘤检查影像,利用临床扫描图像进行体质成分分析[8]。张晨鑫等[9]发现QCT和MRI在定量内脏脂肪组织和皮下脂肪组织具有可比性。尽管CT和MRI在定量内脏脂肪组织具有一致性,但是CT分析内脏脂肪组织不需要过多的技术要求,因为相对于MRI,CT扫描较少受到伪影的影响。在本次专题中,多项研究应用临床采集影像图像定量测量肌肉(侯雪等[10],蔡韦等[11])和内脏脂肪组织(端木羊羊等[2],王克扬等[12],张晨鑫等[9])。

3.疾病与肥胖

肥胖作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中风和癌症等的危险因素是毫无异议的。近年来发现,肥胖也影响着不同疾病(如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质疏松和肢端肥大症)的结果和预后。王克扬等[12]发现恶性妇科肿瘤患者比良性妇科肿瘤患者有着更多的脂肪含量。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在对于肥胖和癌症的声明中指出,肥胖作为癌症预后的主要风险因素,应当进一步研究肥胖在癌症发生中的病理生理机制[13]。最近认识到肥胖对个人而言存在异质性[14]。每种恶性肿瘤都可能与肥胖存在潜在的病理生理学联系。

总之,MRI和CT越来越多地运用在临床试验和临床治疗中。这些影像扫描辅助疾病诊断、分期及治疗评估。影像学测量内脏脂肪组织和其他体质成分可用于评估疾病预后的改善情况。影像图像的数字化和集成化可区分不同疾病中的肥胖相关问题。同时,影像学方法也能够为肥胖治疗和预防疾病提供更多的信息。

参考文献

[1]Bj?rntorpP.Classificationofobesepatientsand







































北京白癜风断根治疗的医院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oqpm.com/zzywh/36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