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Graham等首次提出“多系统萎缩(MSA)”概念以来,越来越多的尸检病理学研究证实其为一种成年发病的、散发的、迅速进展的以运动障碍为主的神经变性病,5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3/10万。临床较为常见的类型是以帕金森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MSA-P型和以小脑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的MSA-C型。病程中可伴不同程度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膀胱功能障碍和皮质脊髓功能障碍等。近年研究显示,随着多系统萎缩患者生存期的逐渐延长,部分患者在病程中可出现不同程度认知和行为异常,如额叶执行功能障碍、抑郁和焦虑症状、疼痛、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BD)、打鼾、喘鸣等,部分患者符合轻度认知损害(MCI)诊断标准,部分病情严重患者可达痴呆诊断标准。因此,认知功能障碍研究受到临床神经心理学家的广泛重视。

一、多系统萎缩病程中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

国内外病例报告和为数不多的尸检资料显示,多系统萎缩患者生存时间为6-10年,最长达17-18年。Wenning等对欧洲15所多系统萎缩研究中心例平均年龄(56.2±8.4)岁的患者进行2年随访研究,结果显示其中位生存时间为9.8年。Low等报告的美国12所多系统萎缩研究中心例平均年龄(63.4±8.6)岁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9.8年。国内张旭等对43例平均年龄(55.0±8.1)岁的多系统萎缩患者随访1-9年,结果显示其中位生存时间为7.4年。上述研究提示存在严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多系统萎缩患者预后较差。

OSullivan等的研究显示,多系统萎缩患者自明确诊断至出现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约经历7年时间。Brown等发现,约50%生存8年以上的多系统萎缩患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症状,其中26%符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痴呆诊断标准,表现为词语学习即刻和延迟再认障碍,20%存在额叶损害症状,8%-10%存在失用。Siri等认为,约40%的MSA-P型患者存在以额叶执行功能障碍为主的认知损害,66%存在记忆功能障碍。Stankovic等代表国际运动障碍学会(MDS)多系统萎缩研究协作组于年强调,应重视神经心理学测验作用,这是由于约1/3的多系统萎缩患者存在认知损害,特别是额叶执行功能之注意力缺陷和工作记忆能力下降。国内李丽萍等曾报告1例以认知功能障碍为首发症状的多系统萎缩患者。何振巍和张朝东采用MMSE量表评价19例多系统萎缩患者认知功能,2例(2/19)达痴呆诊断标准,5例(5/19)符合轻度认知损害诊断标准。杜文津等对-年国内学者发表的多系统萎缩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与分析,共计纳入例多系统萎缩患者,20例(8.44%)存在认知功能障碍;63例MSA-P型患者中6例(9.52%)出现智力减退,例MSA-C型患者中14例(8.05%)出现智力减退。张旭等报告34例多系统萎缩患者,病程2.4-3.5年,其MMSE评分与正常对照者无明显差异,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分低于正常对照者(P0.05),画钟测验(CDT)、图形符号转换测验(GSST)、连线测验(TMT)、词语流畅性测验(VFT)和Stroop色词测验(SCWT)等额叶执行功能测验评分均低于正常对照者(P0.05),提示即使多系统萎缩发病5年内即可出现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

二、多系统萎缩诊断标准尚未包括认知功能障碍

Gilman等于年修订的多系统萎缩国际共识临床诊断标准强调4组临床特征,即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或排尿障碍、帕金森样症状、小脑共济失调和锥体束征,并采用可能(possible)、很可能(probable)和尸检确诊(definite,requiringautopsyconfirmation)共3个等级诊断标准,同时强调发病年龄30岁。然而,支持诊断中并未包括认知功能障碍,而不支持诊断中包括痴呆[参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Iodice等报告梅奥诊所(MayoClinic)诊断并经尸体解剖证实的29例多系统萎缩患者,发病年龄(57.0±8.1)岁,生存时间(6.5±3.3)年,其中MSA-P型18例、MSA-C型8例、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2例,临床症状依次为膀胱功能障碍占89%、直立性低血压(OH)占75%、性功能下降占64%、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占54%、泌汗异常占40%、打鼾占37%,但未显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患者。Koga等对例多系统萎缩患者进行尸检,结果显示,仅83例(61.94%)符合多系统萎缩病理学诊断标准,余51例误诊患者病理学结果证实为路易体痴呆(DLB)19例(37.25%)、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15例(29.41%)、帕金森病8例(15.69%),提示上述3种神经变性病的临床表现均与多系统萎缩存在一定相似性。他们比较上述4组患者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发现仅认知功能障碍和幻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0.05):多系统萎缩、路易体痴呆、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37%、89%、64%和71%,幻视发生率分别为13%、56%、29%和57%;以上结果提示,如果临床医师仅从生前是否存在认知损害症状方面难以鉴别路易体痴呆、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和帕金森病,仅从是否存在幻视症状方面亦无法区别路易体痴呆和帕金森病。同时比较上述4组患者神经系统体征,发现仅3种体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共济失调,多系统萎缩、路易体痴呆、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帕金森病患者发生率分别为48%、6%、43%和29%。(2)锥体束征,4组患者发生率分别为41%、12%、14%和14%。(3)垂直注视麻痹,普遍认为垂直注视麻痹是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诊断标准,本组约57%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患者出现垂直注视麻痹,亦有约14%的多系统萎缩和22%的路易体痴呆患者出现该体征,而帕金森病患者无一例出现该体征。因此,对于表现为帕金森综合征的患者,仅根据认知功能障碍或幻视难以鉴别多系统萎缩、路易体痴呆、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和帕金森病;而仅根据垂直注视麻痹诊断进行性核上性麻痹,亦可能出现误诊或漏诊。国外文献报道的多系统萎缩尸检正确率为29%-86%,经尸检证实的轻度、中度和重度认知损害分别占22%、2%和0.5%,明显低于临床诊断的比例,因此,尚待进一步积累更多的尸检病例或进行Meta分析。

三、MSA-P型与MSA-C型认知功能障碍的异同

K?llensperger等报告10个欧洲国家19所多系统萎缩研究中心-年注册登记的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7.8岁,病程为5.8年,其中MSA-P型例(67.96%),MSA-C型例(32.04%),根据诊断等级可能多系统萎缩例(72.08%)、很可能多系统萎缩例(27.92%)。Roncevic等回顾分析来自美国的例多系统萎缩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发病年龄为(56.0±9.0)岁,其中MSA-P型60例(60%),平均生存时间(9.0±4.0)年,52%患者MRI显示壳核异常改变;MSA-C型40例(40%),平均生存时间为(8.0±3.0)年,71%患者MRI可见明显脑干和小脑萎缩,表明发病年龄55岁患者生存时间更长。与来自欧洲和北美洲的研究存在显著差异的是,Yabe等报告例日本很可能多系统萎缩患者,MSA-P型23例(16.20%)、MSA-C型例(83.80%);国内杨斯柳等报告例多系统萎缩患者,其中MSA-P型39例(27.27%),MSA-C型93例(65.03%);杜文津等总结国内10年文献共例多系统萎缩患者,其中MSA-P型63例(26.58%),MSA-C型例(73.42%)。

Kawai等比较来自日本的14例MSA-P型患者与21例MSA-C型患者认知功能,结果显示,两种类型患者均存在视空间能力、言语流畅性和执行功能障碍,SPECT扫描可见前额叶血流灌注明显下降,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ong等采用MMSE量表评价26例平均年龄(57.3±7.5)岁的韩国MSA-C型患者认知功能,MMSE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者,其中37.7%符合轻度认知损害诊断标准;90%出现视空间能力障碍、70%词语和视觉记忆减退、60%额叶执行功能障碍、50%注意力下降。年,Kawahara等比较来自日本的8例MSA-P型患者、25例MSA-C型患者和14例小脑皮质萎缩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显示,MSA-C型患者MMSE和MoCA评分低于MSA-P型和小脑皮质萎缩患者(均P0.05)。由于现有的病例对照研究样本量较小,纳入的多系统萎缩各亚型患者亦受种族、文化和受教育程度等的影响,因此尚待更大样本量的研究进一步比较MSA-P型与MSA-C型患者的认知功能。

四、多系统萎缩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价

1.生物学标志物检测研究显示,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变性病如多系统萎缩、路易体痴呆和帕金森病均与α?突触共核蛋白(α-Syn)在脑组织少突胶质细胞内沉积形成包涵体(GCI)密切相关。Ubhi等研究发现,多系统萎缩患者少突胶质细胞内沉积的α-Syn含量高于路易体痴呆和帕金森病患者,且具有可溶性;而后两种疾病患者沉积的α-Syn含量较少,且多为不可溶性。Magdalinou等对多系统萎缩患者脑脊液生物学标志物筛查结果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7篇文献计例患者,其中,多系统萎缩患者脑脊液α-Syn水平较正常对照者下降5篇,与帕金森病患者无明显差异2篇。Nakamura等对14例多系统萎缩患者的周围神经进行检查,结果显示,12例患者施万细胞内可见磷酸化α-Syn沉积。上述研究为早期发现和研究α-Syn在多系统萎缩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沉积开辟新的途径。

2.神经心理学测验神经内科医师面对门诊或住院治疗的可能或很可能多系统萎缩患者,推荐首选MMSE和MoCA量表进行初筛,以明确是否存在轻度认知损害或痴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由神经心理科医师进行言语功能、视空间能力和额叶执行功能测验,同时进行抑郁和焦虑情绪评价,有助于对多系统萎缩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进行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以提高长期生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五、小结

在多系统萎缩患者的病程中,随着生存时间的延长,可以出现轻度和中度认知损害,越来越受到临床研究者们的重视。建议对门诊和住院治疗的各种亚型多系统萎缩患者定期进行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检测,早期识别和对症处理,以提高长期生存患者的生活质量。









































百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特色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oqpm.com/zzywh/105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