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21日,晴。 在新疆博乐市,一个名叫程浩, 年仅20岁的青年停止了呼吸。 他的死去,在当地并未引起震动, 却在网络上却引起轩然大波。 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后, 数十万网友自动转发了消息, 纷纷点蜡烛表示哀悼。 李开复、蒋方舟、知乎创始人周源, 对他的死感到无限惋惜。 编剧东东枪甚至说: “跟他比起来,我们大多数人, 都活得太轻薄了。” 事情要从很早的时候说起, 当初,有人在知乎上, 发了一个带有调侃口吻的问题: 你觉得自己牛逼在哪里? 这样的问题,往往会有哗众取宠的答案。 而程浩第一句上来就是:“以上所有的回答都弱爆了, 还是看看我的吧!” “从年出生以来, 我就从没下地走过。 医生断定我活不过5岁, 可就在几分钟之前, 我还在淘宝给自己买20岁的礼物。” 这个年轻人将自己的经历, 言简意赅地贴在网络上, 瞬间就破了上万的点赞。 “我吃过猪都不吃的药, 扎过带电流的针, 练过神乎其神的气功, 甚至还在孤儿院住过…” “这二十年间, 我的病危通知书,厚厚的一沓纸, 老妈用十几厘米的钉子钉在墙上, 她说这样有纪念意义。” 可与他所描述的惨烈人生比起来, 程浩文字里总带着一种理性的戏谑, 他调侃自己是, “宅界巨子”、“职业病人”, 丝毫看不到对病痛和生活的绝望。 年, 程浩出生于新疆一个普通家庭, 起初,他和正常孩子没什么两样。 可在他6个月时,母亲李哲发现, 程浩睡觉不翻不滚不踢被子, 最后整个身体完全不会动弹了。 父母带着他辗转各地做检查, 但最后却检查不出个结果来。 医院说他是“脑瘫”, 医院说他是“肌无力”, 但都同样在后面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父母四处求医问药, 直到程浩三四岁都没有确诊。 后来爷爷奶奶又折腾他学气功, 身体丝毫没有好转, 父母便放弃了这种无意义的治疗。 程浩的父亲是旅游司机, 常年奔波在外。 母亲为了照顾他, 只能做一些会计兼职。 他没办法下地,没办法翻身, 我们常人轻而易举可以做的动作, 他却要耗费巨大的力气。 上学自然是不可能的, 到了学龄,母亲为他找来家庭教师, 可对方教完拼音,就以身体为由辞职。 在母亲的指导下,程浩学会了认字, 那时,他常在身边带一本《新华字典》, 没有同学,没有伙伴, 看书成了他唯一能做的事。 整个童年都是孤寂的, 轮椅将他和正常孩子隔离开来了。 开始,母亲还会带他去公园, 但他性子很要强,不喜欢异样的目光。 回到家里程浩嚎啕大哭, 母亲李哲安慰他说:“儿子, 老天从你这里拿走的东西, 妈妈会加倍补偿给你。” 母亲李哲就这样一天天照顾着他, 帮他翻身,带他活动,给他喂饭。 程浩的饭量很小,可每顿饭要吃一个小时, 他的嘴无法完全张开,吞咽肌肉也萎缩了, 如果喂急了,很容易呛到。 那时程浩可能还没意识到, 自己一辈子,都要这样靠别人才能生存。 6岁那年,父母给他生了一个小妹妹, 可是他无法为妹妹做什么, 反倒是妹妹长大了要保护他。 当时程浩的外婆说过一段, 听起来温馨而又残酷的话: “我们是吃活食的,他是吃死食的, 你给他喂一口,他才吃得上一口, 你要是不喂他,他就什么也吃不上。” 就这么着,妹妹从小就学着照顾哥哥, “她就是在外面买一根雪糕, 也会剩一半给我带回来。” 9岁那一年,电脑刚出来, 母亲便给程浩买了一台。 在那个拨号上网费用不低的年代, 程浩已经可以聊天,在网上和别人下棋。 但也正是这一年, 他第一次收到了病危通知书。 进入青春期后,程浩身体继续恶化, 似乎这具肉体根本没有发育能力, 他的脏器、肌肉完全不像是活人的。 他实在是太脆弱了, 一次轻微的咳嗽,都可能把血管呛破。 十二岁那年,一次胃出血差点要了他的命。 医院时,医生说: “再这样下去,他不是病死,会活活饿死。” 但昏迷了三天三夜后, 强有力的求生意志,让程浩回到人间。 也正是从那之后, 每年他都要去见阎王爷几回, 病危通知书也越攒越多。 他的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小, 三四个月出一次门,医院。 每年他都会被死神造访一次, 有一次昏迷9天9夜,人中都黄了, 可是他的求生意志实在太强, 昏迷之中仍旧叫着“妈妈”。 隔三岔五收到病危通知书, 很多人劝母亲李哲放弃, 这话传到程浩耳朵里, 作为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他也开始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了。 那段时间,他开始沉迷网游, 用虚拟世界里的幻景逃避。 母亲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的尊严, 对那些劝自己的人说:“不管怎么样,既然我把他生下来了, 我就要想办法把他养大。” 直到一个突然停电的雨夜, 虚拟的世界忽然从程浩眼前消失了。 那之后,他沉默了好几天, 最后对母亲说:“妈,我还是更喜欢文字。” 从此以后,程浩的生活只剩下两件事, 一是阅读,二是写作。 “我意识到,虽然不能去上学, 但我拥有了大部分人, 很难拥有的一样东西,时间。” 程浩用大量时间来看书, 一开始也看那些青春校园小说, 但很快,他的阅读兴趣就转向了, 严肃的文学和哲学、历史。 《》《胡适文选》《民主的细节》 这样的阅读让他拥有了比同龄人, 更为成熟的智识。 对于生命,他更早获得了自己的体悟。 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 “我一脚踩在人间,一脚踩在地狱。 有时候,我也会问, 为什么上帝要选择我来承受这一切, 我只能说, 幸与不幸,都需要有人去承担。” 曾有人问他是否觉得命运对他不公, 他却在知乎上说: “命运嘛,休论公道!” 或许是无数次的病危通知, 已经让他看淡了死亡, 随时都做好了离开的心理准备。 在父母面前,他从来不避讳谈死, 甚至经常和母亲用死亡来开玩笑。 “既然事实已经成为事实, 就应该正视它、面对它、接受它, 而不是像鸵鸟把头埋进沙子里, 那样一味地逃避它。 世界是很残酷的, 它不会因为你有病, 就把生活中的美好和欢乐送到你面前。 而你要在一条鲜有人走的路上, 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 程浩不惧怕死亡, 但是他惧怕毫无内容的人生。 “生命之残酷,在于其短暂, 生命之可贵,亦在于其短暂。” 所以他将自己的梦投注在写作上, 每天上午阅读,下午写作。 可就是敲打键盘这么一件小事, 他的身体都无法配合他。 他只能靠鼠标,一个一个字母点击, 才能写出一篇文章来。 因为内心太好强,他不想麻烦别人, 就长期保持一个姿势, 直到母亲李哲办完事回来才会翻身。 他努力读书,坚持写作, 并不是期待自己成为惊世之才。 成为一个好作家,是他的梦想, 但更重要的是,他说: “未必能写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 但是我必须坚持写作这个行为, 因为我不想让自己身上的伤痕, 变得毫无意义。 看着这些淤青, 我就能想起曾经的日日夜夜, 想起曾经的自己。若放弃写作, 则是对之前付出的一切表示否定。” 比起死亡而言, 令他感到毫无价值的人生, 才是最最恐怖的。 他的这份坚持,在年有了收获。 他的《昂着头的艺术》刊发在, 《全球商业经典》这本杂志上。 元的稿费,他给自己买个kindle, 给爸爸妈妈买了礼物, 还送了妹妹笔墨纸砚。 而就是知乎的那条回答, 刷新了网站的点赞纪录, 24小时就收获了+赞。 他说:“我不是张海迪那样的励志典型, 也不是史铁生那样的大作家, 但真正牛逼的, 不是那些可以随口拿来夸耀的事迹, 而是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 一夜之间,他的粉丝涨到几万。 跟我们这些常人比起来, 程浩的人生显得如此“干枯”, 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遗憾。 他没有上过学,没有谈过恋爱, 所有人最基本的欲望, 他都无法尝试,满足自己哪怕一次。 甚至从未用自己的双脚, 在这个世界上奔跑过。 曾有一段时间,他爱看吸血鬼小说。 他对母亲李哲说:“你们不知道吸血鬼有多惨, 他们看似长生不老, 却永远停滞在一个时间点。” 这就像是常年坐在轮椅上的程浩, 当他幼年认识的人都长大了, 可以开始各种各样的人生了, 他却仍旧只能坐在轮椅上。 “那种感觉,就像所有人都在往前走, 可我自己却停留在生命的原点。” 可即便如此,他有自己的尊严, 他最不喜欢的事情, 就是别人说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 “我并不觉得我有什么了不起, 好好活着,不过是一个人的本分。 难道一个人生了病, 就该活得垂头丧气、萎靡不振吗?” 早年他写过一篇小说, 别人看了,评价说“太不容易了”。 意思是说,他没上过学, 还能写到这样的水平,已是很不错了。 可程浩说:“我可以接受批评和鄙夷, 唯独不喜欢这样的评价。” 他只愿意听到人们就作品本身做出评价, 而不要扯到和作品之外的疾病上来。 “我宁愿一辈子默默无闻写到死, 人家看了说这小子写得真无趣, 也不愿意听谁说太不容易了。” 后来,程浩在知乎开设了专栏, 用自己的文字, 感动和温暖了无数的网友。 但其实在去知乎答题之前, 他的身体便每况愈下, 心脏衰竭、肾结石、肾积水、 胆囊炎、肺炎、支气管炎、肺部感染… 各种疾病缠身。 他的左肺只是一只扁条, 连呼吸都成了一件奢侈的事。 一次小感冒,就有可能要了他的命… 年的8月21日, 那天他正在床上看书,母亲要出去, 分别前,他们还开了玩笑。 可等到母亲回来时,手机屏幕已经熄灭, 李哲上前摇了摇程浩,又摸摸他的胸口, 儿子已经停止了心跳… 事后发现,可能是由于痰卡在喉咙, 最后阻断了他的呼吸… 就在程浩去世第二天, 母亲接到一个男孩哭着打来的 “阿姨,我真的对生活都绝望了, 是程浩把我从病魔手里拉了回来, 让我对生活恢复了信心。 我没想到他竟然走在我前面。 我心里真的特别特别难受, 要不是他,我可能会走在他的前头。” 当时母亲李哲不明白, 儿子到底是如何在网上治愈大家的。 而在整理程浩的遗物时, 她发现了44万字的电子稿, 全都是儿子用鼠标, 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 李哲将程浩的稿件整理出版,名字是程浩想好的《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 那台电脑里,还存有程浩, 太多未曾实现的梦想。 比如一封《写给未来的爱人》的信, 里面没有一个“情”或“爱”字, 母亲李哲读了之后哽咽道: “如果真的有女孩看到, 一定会非常感动…” 电脑里还有一份年的计划清单, 这个随时可能死去的年轻人, 无时无刻不在规划自己的人生: 度 1.阅读10部关于西方哲学的著作 2.阅读儒、墨、道、法等学派的主要著作 3.阅读各类畅销书50部 4.学习新概念英语全四册 5.学习英语小时(共小时) 6.写下50份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7.写下50部短篇小说 8.写下一部长篇小说 他有太多的愿望没能实现, 恋爱、学书法、绘画、钢琴, 我们轻而易举都可以做, 但却从来不去做的事, 却是他一生最大的奢望。 程浩曾说:“也许这场疾病拯救了我, 让我比一般人意识到生命的可贵, 如果没有得病,我或许会浑浑噩噩吧。” 死前,程浩强烈要求捐献眼角膜, 但最终,现实又给他开了个玩笑, 因为当地的医疗条件无法完成他的心愿。 不过,程浩对此大概也会说一句: 命运如此,休论公道! 程浩生前画下的鲜艳的画,一种浓烈的生命感 在去世的4天前, 曾有网友在知乎问他: “我们要忍受那么多痛苦, 那一个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对此,程浩写下了一篇文章, 名为《地狱在身后》: “也许我们无法明白‘活着’的意义, 但是我们已经为‘活着’付出太多代价; 也许我们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 但是我们已经为梦想流下了太多泪水。 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在这条路上 走得更远,绝不回头。 天堂未必在前方,但地狱一定在身后。” 凡人终有一死, 肉体凡胎将化为尘泥, 我们终会被虚无捕获, 在亿万年的浩瀚宇宙中, 一个生命的消逝实在太微不足道, 像是未曾来到过这个世界一样。 可是这微不足道的瞬间, 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最沉重的事。 无论如何,在有生之年, 我们必须不遗余力地去寻找, 属于我们人生最宝贵的东西, 无论它是什么,无论它有多么遥远, 最终我们能否将其牢牢攥在手中, 都请拼尽全力,展开双臂,向它奔跑, 否则还未等死亡降临, 我们就已屈服在虚无脚下。 而这,即是生之意义。 儿童会患白癜风北京白癜风治疗最权威的医院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oqpm.com/zzywh/478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