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专业是干什么的? 人们不仅会关心医生如何救命疗伤,更重视伤愈后人如何恢复正常的身体机能,在临床治疗后,从卧床静养到自由跑跳,需要一个恢复过程。 这就需要康复治疗师出场。 随着康复专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日异紧密。越来越多的神奇器械,加入到为人类服务的康复大军里,堪比科幻大片。 走进南医大一附院康复医学中心老年健康评估与指导中心,南医大同学以“患者”的身份体验了一次全套的康复“科幻大片”。 一进门,这里环境温馨、舒适。 一转身,一个大家伙就在眼前。 -环太平洋?变形金刚?- 它叫。 是的,大家伙的名字有些长。 简单说,它是用于下肢康复的机器人。乍一看是不是有种大片的既视感? 康复老师帮助体验同学系固定带,从肩到腰、胯,从腿到膝、脚,“严严实实”地将她锁在了机器人上,随着机器人缓缓从卧式到立式,开始感觉有些失重,重力全部压在胯部的固定带上,两腿完全放松。 随着系统启动,机器人开始带着她的腿一步步地以标准的走路姿势行走,而她自身则完全没有用力,任由机器人摆布。 这个大家伙主要是用来锻炼行走模式的,用于对脊髓损伤与偏瘫的患者的治疗,因为这些患者或无法自行走路,或无法以正确的方式走路,而他们又需要用正确的行走来帮助他们恢复身体的机能,所以这部下肢康复机器人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大。 -钢铁护臂- 与大家伙相对应,MJS(上肢智能复合运动系统)机器人是个小家伙。 它可以帮助机体恢复本体感觉,协助手臂做屈伸收展内外旋的动作,对于上肢肌萎缩的患者意义重大。 (是不是有点像~,背过脸捂嘴偷笑) -上下功能兼具的小强- 位于MJS旁边的是这一台等速肌力训练仪,用于上下肢的恢复训练。 这台德国进口的仪器最初仅限于运动员使用,可以人为控制速度,改善运动中的肌力,直到年,全中国仅有两台,一台在南极,一台就是在南医大康复专业。 -外国小伙千里迢迢为它而来- 它叫motomed。可不要小看这台机器。它可主动施加阻力提高病人的肌力,并且根据病人的个人情况调整,也可以带着下肢不能运动的偏瘫和脊髓损伤的病人被动活动。每个病人的训练时长约是20分钟一次。 最重要的是,这台机器可以识别痉挛,一旦发现病人有痉挛现象,即反向活动,或者去除阻力。一个外国小伙子,每次只能办一周的签证来中国,每次来就是为了它。 这一台台康复训练仪器,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认人”。每个来到这里的病人,都会有一张专属训练卡,里面有着病人专属的训练处方:如果设定好做10次,少做了它们会报警,想多做一下也不给机会。 来到这里,才知道盆底肌居然也是可以训练的,一台锻炼盆底肌的机器可以治疗便秘与大小便失禁的病人,如果盆部肌张力过高,此机器还可以使之松弛。(因康复部位特殊,无法展示体验画面。再一次背过脸捂嘴偷笑) 同学在体验核心肌群训练仪 来到这里,才知道康复训练可不仅仅是如上述的一些肌肉、肢体的训练。原来心肺功能、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的康复等,也是康复训练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趣味多多的益智游戏?- 看上去,是这个像ipad一样的游戏大屏幕,实际上这一系统包括认知和上肢的评估与训练,含有MOCA认知状态量表和MMSE简易精神状态量表,为有记忆力、注意力障碍和失认等障碍的病人所使用。 在认知训练中,不仅会教病人词语的正确发音,还有相关配图和音效,趣味十足。对于正常智力和能力的人来说,这些类似游戏的训练显得尤为简单,但是对于病人来说,这种在趣味中得到的训练效果显著。 -你可以用意念,体验黑客帝国- Neuroharmony大脑训练仪,这是一种收集额叶脑电波的仪器。 这台训练仪成功引起了体验同学的全部注意力。一开始,康复老师让她体验的是“放松状态”,只有系统感受到你的放松状态,车才能开动。 体验同学尝试着用自己认为的最放松的姿势坐着,车却只是动了一下,然后她又试着想象自己睡意沉沉,车便继续开动了一段,直到她让身体一截一截向下瘫软,车也一段一段地开动起来。 除了放松,它还可以训练自主记忆力和注意力等。用脑波来控制眼前的一切。还记得黑客帝国里,那个用意念就可以让汤匙变弯的场景吗? 我们体验同学也做到了!只要当注意力特别集中,汤匙就会弯曲。而且,要弯曲到一定程度,才符合它的要求。同学发现,只要脑子里有一点点杂念,就达不到要求。了解了自己分神的原因后,训练分数明显提高。 Neuroharmony最吸引的地方,就在于它把意识这个抽象的概念转化成了形象地实物,呈现在病人眼前,让病人能够看到自己意识的动态变化,从而更好地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意识,这是达到训练目的的关键所在。 至此,在康复医学院的体验记也告一段落。 当你看到一个个患者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或是走路、或是说话、或是发声、或是认人,他们汗流浃背,他们努力认真。在不断的对抗命运或是意外,在不断的重建自己的身体机能或是神经功能。 你会感受到康复医学的意义所在。 就像南医大康复医学院院长,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主席、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励建安教授常说的,“患者的康复才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励建安教授担任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主席 目前很医院连康复科都没有,更别说床位数达标。“我国的康复治疗师接近2万人,未来5—10年可能需要30万的治疗师,缺口巨大。”励建安教授曾说,“康复将是今后最具发展前景的专业之一。” 励建安教授为病人做康复治疗中 南京医科大学是最早开设康复治疗学专业并招生的高校,学校近几年康复专业每年培养50至80人,医院为主。 年至今,康复治疗专业的毕业生遍布全国10余医院医院。 南医大康复医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央地方共建实验室、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年来学科影响力全国排名连续位居榜首。 文字/郑笑然田天 摄影/张瓅丹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影视剧照 摄像/贾宝钧 鸣谢/李勇强杨心婷 编辑/田天 了解更多南京医科大学的专业情况,请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武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