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廉泉 * 出处:《灵枢热病》 * 隶属经络:任脉 * 功能:通调舌络、清利咽喉 * 操作:向舌根斜刺0.5~0.8寸 * 主治:舌下肿痛、舌缓流涎 名称释义 考舌为廉,又指棱角状;液为泉。因穴上有结喉,形似棱角,内当舌下,时有津液所出,犹似清泉,主治舌纵涎出,因名其穴为廉泉 (1)廉泉。廉,廉洁、收廉之意。泉,水也。该穴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冷缩而降。本穴物质为天突穴传来的湿热水气,至本穴后散热冷缩由天之上部降至天之下部,本穴如同天部水湿的收廉之处,故名。 (2)本池。本,根本也。池,储液之器也。本池名意指本穴为任脉水湿的收聚之地。理同廉泉名解。 (3)舌本。舌,至柔之物也。本根本也。知本名意指本穴聚集的天部水湿为任脉气血的来源根本。本穴位处头面的天部,而任脉气血为至柔之性,其所能上行头面的天部,是在外界之热的作用下方能至此,如无外界之热助则任脉气血就无法构成内外无端的循环,因此,任脉气血能上至头面任脉就有接续之源,故本穴名为舌本。结本名意与舌本同。 (4)阴维任脉之会。任脉气血在此位处天之下部,天之上部的气血为空虚之状,阴维脉的气血随之而入,故本穴为阴维任脉之会 治法 寒则补之留针或多灸,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之气。 进一步冷降后下行承浆穴。 收引阴液。 定位 结喉上方,当舌骨的上缘凹陷处。 解剖 在舌骨上方,深部为会厌,下方为喉门,有甲状舌骨肌、舌肌、有颈前浅静脉,甲状腺上动、静脉;布有颈皮神经,深层有舌下神经分支。 主治 舌下肿痛、舌缓流涎、中风舌强不语、暴喑、乳蛾、咽食困难、舌肌萎缩。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咽喉炎、甲状腺肿大、食道炎、癔病等。 配伍 配通里、人中,活血通络开窍,治舌强不语; 配少商、合谷,清热泻火利咽,治咽喉肿痛; 配地仓,利湿通络,治舌缓流涎。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舌下肿,难以言,舌肿涎出。” 2.《铜人针灸经》:“……咳嗽上气喘,沤沫口噤,舌根急缩,下食难 3.《针灸大成》主咳嗽上气,喘息,呕沫,舌下肿难言,舌根缩急不食,舌纵涎出,口疮。 正坐仰靠,在颈部,前正中线上,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口腔溃疡、舌面溃疡、舌下肿痛、急性咽炎、舌下神经麻痹、语言不清、失语、脑血管病引起的语言障碍等。??廉泉穴,清音利喉,疏风泄热,清咽利舌。??现代常用于治口腔溃疡、舌面溃疡、急性咽炎、舌下神经麻痹、语言不清、失语、脑血管病引起的语言障碍。? 用中指指腹按揉廉泉穴并做环状运动,每次2分钟。 廉泉穴在喉结上方,当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处,为任脉之穴位,有利喉舒舌、消肿止痛之功,主治急慢性咽炎、口舌生疮、暴喑等。据中医“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治病理论,用拇指与食指揪廉泉穴处皮肤至出痧为止,能祛瘀排毒、活血通络,见效甚好。对于因过量食用辛辣油腻之品而引起的咽痛患者,尤为适用。 哪家看白癜风的医院好山东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oqpm.com/zzywh/216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