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在各个国家沉迷于火星与月球探测的时候,日本却将探索星际的目光落在了一颗不起眼的小行星上。

北京时间年12月3日,日本的隼鸟二号小行星探测器飞往了JU3小行星,在六年后的12月17日,隼鸟2号探测器的返回舱带着5.4克小行星样本平稳落地。

这5.4克样可是来之不易,据报道,隼鸟二号为了获得样本运用了非常规手段,开采方式可谓暴力。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日本在小行星上暴力采矿这件事儿。

“龙宫”小行星

能让日本将目光从火星、月球上离开,独辟蹊径地选择它作为宇宙探测的重点,这颗小行星到底有什么独到的魅力?

实际上,这颗小行星来头还真不简单,从它身上,我们还可以窥见一些日本的民族文化。

原先,这颗小行星只有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也就是JU3,但在后来,日本科学家们在发现它所处的位置之后,对它产生了期待,便萌生了为它改名的想法。

而JU3最终名字的由来,还要联系到日本著名诗歌集《万叶集》中的一则神话故事。

有一个名叫浦岛太郎的少年在某一天看到一只乌龟被一群孩童欺负,善良的他心中不忍,将乌龟放回了海中。

第二天,有一只大乌龟告诉他,称他昨天救的那只乌龟是龙王的女儿,接着还带着他去了龙王宫殿。

在宫殿中,浦岛太郎看到了一个美丽可爱的女子,原来这女子就是乌龟公主。于是,英雄救美之后,公主以身相许,太郎就和公主成了婚。

这对新婚夫妻度过了三天的幸福日子,三日后,太郎想起了家中年迈的母亲,孝顺的他实在放心不下,便决定回去看望母亲。

公主非常不舍,临别时送给了太郎一个盒子,并且说道,盒子可以保护你不受伤害,但是一定不要打开它。

而当太郎回到地面,却发现以往熟悉的情景如今皆变了面目。疑惑之下,他问一个村民是否认识一个叫浦岛太郎的人,村民很好心地告诉他说,我知道他,他在三百年前就在海上失踪了。

晴天霹雳,太郎一时难以承受,伤心过度的他打开了公主给他的盒子,不曾想,甫一打开盒子,太郎便瞬间瘫软在了海滩上,只见他一息之间便从一个少年变成了一个虚弱苍老的老人。

原来,这个盒子里面装的是他的青春,只有打开盒子,才能看见时光带给太郎的变化。

因此,日本科学家最终将JU3小行星命名为“龙宫”,便是希望能从它身上找出“盒子”,即样本,并从中观察亿万年来,在太阳系的演变过程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事实上,这颗被命名为“龙宫”的小行星之所以会被人们寄予厚望,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它的云顶轨道就在地球和火星之间。

在太阳系早期,这颗小行星很有可能诞生于某次星球碰撞事件。在这样的情况下,小行星上的矿石物质其实就很有可能是太阳系早期的矿石物质。

只要能够对这些矿石物质展开研究,也就自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太阳系的发展变化。

可即便如此,对于这类地外小行星上的矿石物质,人类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开采呢?

要知道,小行星可没有行星一样的引力,各类太空探测器也很难能够轻易地在小行星表面稳定停留。在这样的情况下,科学家们就必须要用特殊的方法来解决这类棘手的问题。

暴力开采

年6月,在太空中漂流4年的隼鸟二号小行星探测器终于抵达了龙宫上空,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日本科学家们从最初便定下了取回“盒子”的目标。

要拿到“盒子”,隼鸟二号势必得与龙宫“亲密接触”。

于是,为了采矿顺利,隼鸟二号开展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8个月后,也就是到了年2月,考察期终于结束,在这期间,隼鸟二号对龙宫进行了仔细观察,运用相关设备分析了龙宫表面岩石的基本物理特征。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这个时候,问题又来了。

已知的是,龙宫小行星直径大约为米,在年时和地球的距离大约为3×10^8公里,其引力场也非常弱,大约只有地球的1/。

也就是说,由于引力实在太弱了,在龙宫上采矿的难度比月球还要大,若是照搬月球采矿的方法,探测器的着陆和采样都会面临“失控反弹”的风险。

对此,日本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采矿计划——“暴力采矿”,即通过对小行星发动进攻,让小行星上的矿石爆炸并散落在宇宙空间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隼鸟二号探测器自然就可以轻松地将这些脱离小行星表面的矿石收集起来。

在首次着陆时,隼鸟二号使用了“弹子弹射”的取样方式。

隼鸟二号专门研发了一个由弹子和空弹器等组成的装置,弹子的质量只有3.5g,但是密度非常大,冲击力极强。

当弹子以m/s的速度飞射以后,撞击到了龙宫的表面,霎时碎石横溅,这时候,采样装置便张开自己的“喇叭口”将这些碎石样本一一收取。

在二次采矿时,隼鸟二号更加暴力。年4月,为了能够采集到更多的样本,日本科学家决定对龙宫进行“炮弹攻击”。

简单来说,这个炮弹就是一个质量为14千克的撞击装置,外形上看起来是一个半球形的圆锥体,内部装着9.5千克的炸药。

此撞击装置以纯铜为壳体,有一个厚度为5mm、质量为2kg的圆锥形构架,在爆炸发生后的1/s的时间内,这个圆锥形构架会迅速形成一个坚硬的锥形铜金属块,并以2km/s的速度对龙宫小行星上选定的目标点(L12)发出撞击,形成一个直径约10m的撞击坑。

在年7月9日到12日之间,隼鸟二号抵达既定的撞击坑上方之后,探测器释放出了“高压氮气”。随着气体的冲击,龙宫地面瞬间躁动,坑内各种碎石肆意横溅,隼鸟2号也立即伸出自己的喇叭状的取样器,将这些“主动”扬起的碎石样品全部都收集了起来。

先是弹子弹射,再是爆破装置爆破,日本科学家为了获得样本着实是开了先河。

结语

日本的暴力采矿虽显得“离经叛道”,但在以往经验不能适用如今情况之时却也不失为一个办法。若是在那时照搬了月球采矿的方式,无疑隼鸟二号将会无功而返,那么在星际中漫长的六年旅途也失去了意义。而灵活应变却让日本成功从龙宫中取回了样本,这对于人类研究太阳系的发展变化是大有裨益的。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oqpm.com/zzywh/134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