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对象按Lapides分类为自主性神经源性膀胱,即脊髓损伤部位在圆锥或马尾,膀胱容量正常或增大,约400~1000ml,患者出现排尿困难、压力性尿失禁,均为间歇导尿患者;年龄18~70岁;愿意参与本研究。导尿间歇判断方法对照组采用残余尿量判断法。根据患者生活习惯、补液量和膀胱功能训练时间给患者制订饮水计划时间表,饮水量1500~2000ml/d,一般在早、中、晚餐各400ml,10∶00、16∶00及20∶00各200ml,从20∶00至次日凌晨6∶00不饮水。导尿间歇时间依据残余尿量多少而定,开始导尿一般每4~6h实施1次,每次导尿量<400ml;随着残余尿量的减少可逐步延长导尿间隔时间,导尿每日<6次;当残余尿量<100ml时则停止间歇导尿。观察组采用膀胱尿量判断法。饮水总量同对照组,饮水时间根据生活习惯自己控制。导尿间歇时间依据膀胱尿量500ml为宜,患者先自解小便后导尿,当残余尿量<100ml时停止间歇导尿。膀胱尿量判断训练:训练前先导尿排尽膀胱内尿液,利用输液装置,通过9号头皮针连接导尿管,滴入速度控制在30~40ml/min,滴入总量为500ml时,让患者用手触摸下腹部,并记忆膀胱充盈的高度,膀胱尿量判断训练在每天上午10∶00开始进行,1次/d,直至患者掌握膀胱尿量判断方法。本组患者训练7d能掌握膀胱尿量判断方法。结 果两组患者实验前及实验后2月WHOQOLBREF评定比较,见表1、表2。(点击查看大图)该量表包括2个独立分析问题和4个领域。2个独立分析问题即总健康状况和总生存质量,总生存质量主要是询问个体关于自身生存质量总的主观感受,总健康状况主要是询问个体关于自身健康状况总的主观感受,满分各为5分。4个领域分别为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各领域得分按正向记分,通过计算其所属条目的平均分乘以4得到领域总分,满分各为20分,得分越高,则表示个体生存质量越好。两组患者实验前及实验后2月膀胱功能比较见表3、表4。讨 论SCI自主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导尿间歇用膀胱尿量判断法的优势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导尿间歇用膀胱尿量判断法,患者不必严格执行饮水计划,只要控制每天液体的总摄入量,饮水可以根据原来的生活和饮水习惯、自己的生理需求安排,根据自己学会的膀胱尿量判断方法进行导尿,对生理节律、睡眠影响不大,患者的生存质量得以提高。表1、表2显示,实验前两组WHOQOL-BREF评定无统计学意义,实验2月后观察组患者总的健康状况与生存质量及生理领域、心理领域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提升,因两组患者均住院,所以社会领域和环境领域的评分无显著差异。有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 表3、表4显示,实验前两组膀胱功能无显著差异,实验2月后,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和菌尿的指标显示,观察组膀胱功能的恢复好于对照组。观察组以容量为基础的膀胱尿量作为导尿时间,一方面可使每次导尿尽可能达到最大膀胱安全容量而减少导尿的频率,另一方面可避免膀胱过度膨胀造成血供不足或肌源性损害,提高膀胱舒缩功能,使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得以改善,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SCI患者间歇导尿采用膀胱尿量判断法的注意事项患者应控制每天饮水总量;在判断膀胱容量时患者体位恒定,如坐位或卧位;进行膀胱容量判断法训练时,要控制流入膀胱液体的速度;主要针对自主性神经源性膀胱,对于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病变部位为圆锥以上的脊髓损伤患者,在膀胱充盈期可出现自发性逼尿肌收缩,膀胱容量小到50~300ml,但膀胱内压已大于安全压力(40cmH2O),易使膀胱、输尿管反流,造成肾积水等上尿路损伤,长期高压可造成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故膀胱尿量判断法适用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就给点一个ZAN吧!最专业的导尿知识,请







































沈阳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怎么引起的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oqpm.com/zzysm/25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