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综合征(CTS)又称鼠标手,年由JamesPaget首先描述,经常出现在用电脑、玩手机、做家务的人群中,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处卡压而产生一系列的症状。早期症状主要是间歇性手、腕部感觉不适、迟钝,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逐渐加重,患者常诉甩手或屈伸活动后症状减轻。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手指及手掌出现持续性的疼痛、麻木,随后进展为感觉减退、丧失。最后出现大鱼肌萎缩、塌陷,拇指动作不灵活等。影响患者拧门把手、提裤子、系扣子、握水杯等日常生活活动,严重者丧失劳动能力。多见于30~60岁女性,双侧发病者约占1/3~1/2,以前好发于木工、程序员、家庭主妇等长期过度使用腕部的人群,然而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很多,每天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久而久之出现日渐普遍的现代文明病——“鼠标手”。医院手足显微外科专家团队经过1个小时的精细操作,成功完成了首例双侧腕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腕管综合征手术。这不医院微创治疗腕管综合征手术的空白,医院手足显微外科在腕关节镜技术和周围神经卡压疾病的治疗达到了市内先进水平。手足显微外科黄晓楠(左一)、沈明杰(左二)、马金朋(右一)三名专家正在进行手术这名年轻女性患者医院就诊,治疗方案都是大切口松解正中神经,手腕部掌侧会遗留很长的瘢痕,她抱着医院手足显微外科就诊。马金朋主治医师检查后发现,患者双手桡侧3~4个手指麻木、疼痛,夜间有时会麻醒,甩手后缓解,疼痛有时放射到前臂及肘部、肩部,双手大鱼肌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最终诊断为双侧腕管综合征(CTS)。考虑到患者是年轻女性,对外观及康复时间有较高需求,不愿意选择大切口松解手术,因此立即请沈明杰主治医师会诊。沈医生经仔细考量,认为该患者符合双腕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手术适应证,经过与患者充分沟通交流,患者最终选择了微创手术。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沈明杰主治医师团队在术前制定了详细的规划并反复推演手术流程。2月3日,在手术室、麻醉科等部门的通力合作和密切配合下,专家团队顺利完成了镜下通道的建立,腕横韧带松解,镜下探查正中神经等步骤,手术非常成功。术中显示,腕横韧带松解彻底,正中神经卡压得到明显改善。麻木区较前明显减小,完全达到了术前的预期。术前麻木区(黑色标记)及鱼际肌萎缩(圆圈)术后第1天麻木区(黑色标记)及鱼际肌萎缩(圆圈) 术中观察腕横韧带(左图)镜下切开(右图) 黄晓楠主任介绍,“自从沈明杰医院进修回来后,带来了很多的先进理念及诊疗技术,其中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腕管综合征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外观美观等优点,是一个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成熟技术,已在临床工作中开展多例手术,效果满意。” 精准化、微创化的智能骨科是未来骨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关节镜技术是手足显微外科近年来攻克的又一高地。沈明杰主治医师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次手术的医院开展腕关节镜技术提供宝贵经验。我们期待不久的将来,关节镜技术能成为外科医生手中一种‘常规武器’,可以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oqpm.com/zzygc/110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