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肌萎缩 >> 肌萎缩危害 >> 崩漏二针

点击查看穴位的详细定位以及进针技巧?董氏奇穴穴位查询

崩漏二针:三叉一+新肩中三叉一定位及取穴(穴位图见P77页):握拳取穴,在食指与中指叉口之中央点。针刺角度和深度:用2寸针,直刺,针深2寸。新肩中定位与取穴(穴位图见P89页):在肩膀三角肌正中央,去肩骨缝三寸处。针刺角度深度:用1.5寸针,直刺0.8-1寸。

[诠解发挥]

三义一穴(又名肺叉)(图13-2)大名释义:二指与三指,三指与四指,四指与五指叉缝之间各有一个穴位。总名之三叉穴。此为第一个叉穴,故名之三叉一穴。定位及取穴:在手背第二与第三指缝接合处,握拳取穴。维杰经验主治:肩痛、背痛、颈项痛、腰痛、胁痛、胃痛、月经不调、崩漏。调补肺气。解说及发挥:1.本穴在二三指间,又名肺叉,简称叉一穴。本穴与手阳明大肠、手厥阴心包经有关。肺与大肠相表里,能补肺气,治颈肩腰背痛,效果甚佳。2.手足厥阴通,大肠亦与肝通,肺主气,肝藏血,本穴亦能治痛。3.本穴位置与奇穴断红穴位置相符,能治月经不调及崩漏,曾以此穴治疗多例崩漏,重病配大敦、隐白甚效。

[诠解发挥]

肩中穴(图4-7)[董师原文]部位:当后臂肱骨之外侧,去肩骨缝二寸五分。主治:膝盖痛(特效针)、皮肤病(颈项皮肤病有特效)、小儿麻痹、半身不遂、心跳、血管硬化、鼻出血、肩痛。取穴:手臂下垂,自肩骨向下二寸半,肩中央是穴。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运用:左肩痛扎右穴;右肩痛扎左穴。[诠解发挥]穴名新释:肩中穴位于肩臂三角肌之中央,故名肩中。定位及取穴:肩中穴位于肩臂三角肌之正中央,去肩骨缝三寸。现代解剖:肌肉:三角肌外侧,二头肌与三头肌肌腹间。血管:头静脉、腋动脉、肱动脉。神经:腋神经。杨维杰新肩中穴:去肩骨缝三寸,在肩之正中央。维杰新用:治肌萎缩及皮肤病甚效,治下肢无力、半身不遂亦佳。解说及发挥:1.此穴老师原书说:“去肩骨缝二寸五分。”实际应用时应系“去肩骨缝三寸,在肩之正中央”。

2.此穴治膝盖痛,尤其是抬脚无力及肩痛甚效,老师最常用此穴治疗膝痛及拾腿无力。盖此穴与阳晓脉有关,跷脉起发于跟踵跟踵及申脉穴照海穴、居偃穴正好都是举足行高关节跷捷之处。在臂三角肌周围之巨骨、肩偶(董氏奇穴此处为背面穴,董师治全身疲劳,两腿发酸)儒俞(董氏奇穴之水愈即此穴,治全身无力),及董氏奇穴肩中,此数穴皆为捷举手足之穴点。3.以太极全息对应而论,本穴位居下焦中央,亦系能治疗膝痛之原因。又肩中之三角肌为块状的肉,块状的肉为筋,以筋治筋,膝为筋之腑,故能治之。

4.本穴位于肩之正中央,等高对应,能治肩痛,确具卓效(体应针法)。5.本穴适当三角肌中央,肩之肌肉丰富,肉多者,走阳分、走表分,善治皮肤病甚效。此穴肌肉丰富,以肉治肉,故治肌萎缩,及治下肢无力、半身不遂亦佳(此即余之体应针法)。6.肩部大太极对应于头,本穴位于肩部中央,对应于鼻,能治鼻病,因该处肌肉丰富,补气敛涩之力甚好,善于治疗鼻塞、鼻出血甚效。7.本穴治膝痛甚效,可归类为几大原理:①与阳跷脉有关;②块状的肉为筋,以筋治筋,膝为筋之腑,故能治之;③太极全息对应。8.余个人治疗膝痛,有两组特效针,即:①十四经之内关、太冲;②奇穴之心门、火主。取穴较为方便,原理及应用时机皆可详见心门及火主之诠解。但对拾腿无力之膝痛,余则以肩中穴为主。

免费领取

总共19节林君老师的董氏奇穴免费公益课:

第一节:董氏奇穴治疗眼干、麦粒肿

第二节:董氏奇穴治疗尿频、尿急及面瘫

第三节:董氏奇穴治疗脑梗偏瘫后遗症

第四节:董氏奇穴治疗静脉曲张

第五节:前列腺疾肥大增生的诊断及治疗

第六节:泌尿系统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的诊断及治疗

第七节:慢性腰疼(寒湿、劳损、肾虚等腰疼)的诊断及治疗

第八节:董氏奇穴治疗各种头疼

第九节:董氏奇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第十节:董氏奇穴治疗急性肠胃炎

十一节:董氏奇穴治疗闭经和子宫脱垂

十二节:董氏奇穴太极全息对应详解

十三节:董氏奇穴治疗子宫肌瘤

十四节:董氏奇穴治疗阳痿

十五节:董氏奇穴治疗耳聋耳鸣

十六节:膝关节疼痛的辩证与治疗

十七节:眩晕症的辩证与治疗

十八节:妇科疾病的治疗与临床应用

十九节:皮肤疾病的治疗与临床应用

扫码领取

请备注:领取课程

点亮在看+分享,

愿民众对中医有认知,望国家对中医有制度。复兴之路上,我们一起呐喊与见证!

转发1次可以让千千万万中医药后人知道!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oqpm.com/zzyfl/1309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