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百家平台·针刀李哲解剖

责任编辑:针刀李班长

本期内容:肩部结构和功能的细节阐述

往期针刀临床治疗视频分享:

庞继光教授腰突针刀治疗立竿见影(视频)←点击查看

庞继光教授颈椎针刀治疗立竿见影(视频)←点击查看

实战教学膝关节痛针刀针出症消(视频)←点击查看

没有解剖,就没有医学;向所有为医学献身的人们致敬!

以下视频为解剖室录制,建议在wifi下观看

运动功能解剖是针刀临床实战教学的重点,了解运动解剖才能开始诊断;了解功能解剖,才是针刀治疗的开始……

结节间沟:触摸:手找到肩峰,往外下方滑即是弘骨的近端三角肌深面。手自然垂下,做内旋和外旋,当你的手指依次感觉到“突起--凹陷--突起”时,就是触摸到了大结节--结节间沟--小结节。

触摸到大、小结节就是触诊到了肩袖肌群的肌腱,触摸到结节间沟就是肱二头肌长头的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肌腱位于沟内。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很细小,但却能非常好的稳定肩关节。

强化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动作:屈肘,小臂放在桌子上,双手掌心相对,拇指向上,做外旋(手背反复去贴桌面然后回到掌心相对),可以非常好的运动到这个肌腱,起固定肩关节的作用。

肩关节

肩关节连接着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

盂肱关节是人们最常谈到的肩关节。

肱骨头的关节面比关节盂的关节面宽2-3倍,关节盂微凹的结构使得其嵌套的能力较弱。

从骨形态来分析,该关节运动性很强,同时也会很不稳定。

当关节灵活性强的时候其稳定性一定是差的,反之亦然。这种此消彼长让完美变得不可多得。

两个关节面之间有盂唇

盂唇紧贴在关节盂上,加大关节面的嵌套范围,同时也使得滑液能更好地分布于关节腔中。

盂唇是个软骨环,来增加盂弘关节的深度,球窝关节会有这个特有的关节唇的结构。

对比髋关节,就有髋臼唇。

肩关节的关节囊附着在肩胛骨上,包裹在关节盂的四周。

肩周炎就是关节囊出问题,关节囊的处理难度比肌肉更大一些。

关节囊周边有韧带对其进行加固。如:喙锁韧带

上部:喙肱韧带,起于喙突且分成两束,行至大小结节。这是肩关节中最有力的一条韧带。

前部:盂肱韧带,起于肩胛骨关节盂边缘,止于肱骨外科颈。这些韧带之间有薄弱区域。

关节囊已很结实,它的外面还附着层层韧带,对薄弱的区域进行进一步保护。人在进化过程中都实现了双保险结构。韧带几乎没有弹性,就是保证肩关节的稳定。肩关节很难向上脱臼,因其上方前方韧带很多,而下方则比较松驰,见下图红色箭头所指。

小结:肩部的关节囊与韧带组合是薄弱的。松驰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其灵活性。

肩关节主要是通过最深层的肌肉来加强其稳固性。

人的关节稳定通过结构性稳定和功能性稳定来实现。

关节囊和韧带这些是先天自带的稳定,我们称为结构性稳定。

通过肌肉来完成的稳定,我们叫作功能性稳定。

结构性稳定一旦被破坏,我们只能通过肌肉去调整完善功能性的稳定。

这些肌肉在它周围构成一顶由"活韧带“形成的“袖子”,称作“肩袖”肌群。

S--冈上肌

I--冈下肌

T--小圆肌

S--肩胛下肌

喙肩韧带:肩胛骨上,在肩峰与喙突之间呈紧张状态,它保护肩胛冈上的肌腱。

摸到喙突之后,慢慢去挤压周边韧带,会比较酸痛

当肱骨上提超过一定限度时,该韧带会摩擦冈上肌腱。这时候,它反而成为肌腱劳损的罪魁祸首。

做肩关节外展和上举时,掌心向上去做,保护冈上肌,同时必免弘骨头与肩峰相碰撞。

运动模式:功能性的摆位和功能性的运动

如下蹲时,为了保护膝关节,就要先启动髋的运动模式,当你把这种生物力学基础建立起肌肉组织记忆后,怎么蹲都可以了。

能最大程度放松韧带的姿势(关节休息姿势)为上臂轻微前屈,外展和旋内

如果你要提很重的物体时,要必免采取这个姿势,因为韧带放松状态下关节容易受伤

如果你要放松休息肩关节,就应采取这个姿势。

肩部肌群分为两类:

--使肩胛骨与锁骨向胸廓运动的肌肉群,为”肩(锁)胸廓群“

斜方肌、胸锁乳突肌、锁骨下肌、肩胛提肌、菱形肌、前锯肌、胸小肌

--使肱骨向肩胛骨运动的肌群,为”肩肱群“

肩袖肌群、大圆肌、背阔肌、肱二头肌、喙肱肌、肱三头肌长头、胸大肌、三角肌

(分类方法很多,自己也可以做另外的归类)

肩胸关节肌内

前锯肌像”诸葛亮的羽扇”,如两个大的手掌,从躯干侧面进行环抱,对身体侧面影响较大。

前锯肌主要的功能:肩关节外展

前锯肌为宽大的扁肌,在胸廓两侧,上臂下方。起于肩胛骨深面,沿其内侧缘走行。

肩胛骨内侧沿的疼痛一般是菱形肌引发了,但往往是前锯肌过度萎缩造成。

它在体侧基本没有什么阻碍,只被背阔肌、胸大肌盖住一点,白色的锯齿与腹外斜肌相连。

向内侧与菱形肌固定肩胛骨,向前与胸小肌形成很重要的配搭,这个肌肉不一般,需要足够重视它。

随即它缠绕到肋骨前外侧,由自身变宽而形成一些肌束,附着于前10块肋骨上。

前锯肌上部的两个肌束,附着在第一、二肋和肩胛骨的上角处,与肩胛下肌的附着点相似

手法可采用:卡住肩胛骨的肩胛冈,按压肩胛骨的上角区域,去放松前锯肌的上部肌纤维。

中部肌纤维:让肩部外展(水平位的)

下部肌纤维:协同肩部前屈,上扬度往前推最容易激活(它是带动肩胛骨的运动,形如扶墙呕吐时的体位)

若以肩胛骨为定点,前锯肌下部肌纤维可以提升位于中部的肋骨,吸气的功能。

稳固功能示例:在俯卧撑中,前锯肌支撑肩胛骨,紧贴于胸廓。

扣肩的人,前锯肌会很累

前锯肌无力的人,会产生翼状肩

固定肩胛骨是上肢所有运动的必备条件

肩胛骨周边肌的处理显得尤其重要,

肩胛骨的稳定是肩部所有生物力学的基础

前锯肌与斜方肌共同作用来稳定。

前锯肌与斜方肌共同作用来稳定。

前据肌与菱形肌共同作用来稳定。

肩胛骨与胸廓之间隔着两个肌肉:肩胛下肌(蓝色箭头)和前锯肌(红色箭头)

前锯肌通过一些纤维素脂肪层与胸廓及肩胛下肌相分离。

为了保证肩胛骨在胸廓上的良好滑动性,纤维素脂肪层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它们也被认为是肩关节的一个组成部分。

脂肪能增加润滑度、减少震荡

肩关节弹响:

肩胛骨与胸廓之间肌肉过紧和脂肪层被挤变形,肩关节滑动不畅。

——本文参考李哲解剖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同期解剖视频分享:

针刀功能解剖(视频)—下肢←点击查看

解剖胸小肌(视频)……针刀让你即刻挺胸!←点击查看

中国针刀医学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oqpm.com/zzyfl/1210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