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www.jk100f.com/ 1、DDC桩介绍 DDC桩技术是北京瑞力通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专有及专利技术,该技术已在全国数百项工程中得到应用,均满足设计要求。DDC桩经北京市建委鉴定为“技术水平属国内外首创”,国家建设部为DDC桩技术编制规程并鉴定DDC桩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DDC桩技术在年、年、年先后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重点推广技术。年11月DDC桩技术在比利时举行的第52届世界发明博览会上获得国际最高奖--金奖,这是我国地基处理技术到目前为止在国际上获得的唯一金奖。 2、作用机理 DDC桩是在综合了重锤夯实、强力夯实、钻孔灌注桩、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灰土桩、碎石桩、双灰桩等地基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吸收其长处,抛弃其缺陷,集高动能、高压强、强挤密各效应于一体,完成对软弱土层的处理。 DDC桩是通过机具成孔(钻孔或冲孔),然后通过孔道在地基处理的深层部位进行填料,用具有高动能的特制重力夯锤进行冲、砸、挤压的高压强、强挤密的夯击作业,从而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使地基承载性状显著改善。这是一般地基处理技术都不具备的,具有显著特色的建筑地基处理方法。 3、DDC桩特点: 1、适用范围广,工程实例数百项,处理过各类疑难地基; 2、具有高动能、超压强、强挤密的效果; 3、承载力高、变形模量大、压缩变形小; 4、处理深度深; 5、地基处理后整体刚度均匀; 6、造价低可就地取材; 7、工期速度快,全机械化施工,受季节影响小,生产效率高; 8、施工公害小(振动、噪音、空气污染等)。 4、对位于饱和黄土、饱和软粘土场地上高层住宅建筑地基的有效处理 新兴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的新兴大厦,是两栋14层高层住宅建筑,分别建在饱和粘土和饱和黄土地基上,其下并无较好的持力层。地表下5m-6m有地下水,并有多处明暗渗井和古墓、洞穴等。对这种复杂场地,通过方案比选,决定采用DDC桩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地基处理。设计为DDC碴土桩复合地基,要求fkkpa,地基刚度均匀,处理深度为12m以上。 通过DDC桩地基处理技术施工,夯击动能为kNm/m,采用垃圾碴土桩。施工后经第三方检测,复合地基承载力fk=kPa(为原地基的4倍),桩体承载力fk=kPa,桩体强度之高,可用混凝土回弹仪进行测试。其中素土桩的无侧限抗压、抗剪强度均在kPa-kPa。对于地下水以下部位的饱和黄土、饱和粘土的处理效果更好,使在处理范围12m以内的地下水,均被挤出地基处理范围以外的土层中。 采用DDC桩地基处理技术处理饱和性黄土、饱和性粘土地基,与原静压桩方案相比,处理深度减少了二分之一左右,同时节约了大量钢材、水泥,节约投资万元左右。这一成果的取得将为无明显持力层的饱和黄土地基的处理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oqpm.com/zzysm/1516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