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属于金属非金属矿山行业,重点学习采空区危害防治、水灾防治、火灾防治、矿山机械及电气危害防治、尾矿库灾害防治。下面带来年安全工程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年安全工程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某铀矿年产矿石20*t,地面工业场地布置有主斜井、副斜井出入口和铀水冶厂等设施。该矿地面工业场地应采用的防洪标准是()一遇。 A.年 B.高于年 C.年 D.高于年 2.尾砂充填是常用的采场地压控制方法,通过改善采场围岩及矿柱的受力状态,增强采场围岩的稳定性和矿柱强度。下列关于采用尾砂充填技术控制采场地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避免地压显现 B.缓和地压显现 C.减小地表移动界限 D.避免地表沉降 3.合理布置采掘工程、选择回采顺序是防治冲击地压的技术方法之一。下列采掘工程的布置方式中,对降低冲击地压危害最有利的是()。 A.巷道走向应尽可能与活动断裂构造走向平行 B.巷道走向与活动断裂构造应尽可能呈锐角交叉 C.巷道与巷道之间应尽可能呈直角交叉 D.巷道与巷道之间应尽可能呈锐角交叉 4.地压监测是地压管理的主要技术手段。地下矿山地压监测常用的仪器有光弹应力计、地音仪、电磁辐射仪、爆破震动仪等。下列地压监测仪器中,属于测量岩石应变的是()。 A.光弹应力计 B.地音仪 C.电磁辐射仪 D.爆破振动仪 5.某矿采用井下物探方法查明,一掘进巷道前方50m处采空区有积水。为确保巷道掘进及后期采矿的安全,针对该采空区积水,应优先采取的措施是()。 A.增加井下排水能力 B.井底车场设置防水闸门 C.完善透水事故应急预案 D.疏干前方采空区积水 6.爆破有害效应包括爆破震动、冲击波、飞石、早爆、拒爆、炮烟中毒等。早爆是指引爆炸药时有的药包比预定时间提前爆炸的现象。下列防止早爆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A.清理爆区的热源和明火 B.装药前清除炮孔内的岩粉 C.爆破作业前进行安全检查 D.做好爆破器材的质量检验 7.为有效减轻爆破产生的空气冲击波危害,首要的措施是控制爆破产生冲击波的强度。下列控制爆破冲击波产生强度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A.保证炮孔堵塞质量 B.保持设计最小抵抗线 C.控制最大一段起爆药量 D.增加爆破安全距离 8.某铁矿在盲竖井检修维护过程中,因焊接作业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当,引发过重大火灾事故。为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该矿在井筒进行焊接作业时,采取了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下列焊接作业引发火灾事故的防范措施中,错误的是()。 A.作业前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 B.作业中指定专人监护焊接作业 C.作业后按要求清理作业现场 D.不同作业之间保证安全距离 9.井下中央变电所是地下矿山的要害部位,存在发生电气火灾事故的风险。为减少电气火灾事故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矿山调度室在接到井下中央变电所火灾事故的报告后,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通知井下人员撤离危险区,并组织人员灭火 B.组织矿山救护人员现场灭火救援 C.通知相关部门在10min内实施矿井反风措施 D.通知相关部门立即切断井下中央变电所的供电电源 10.某金属矿副井为罐笼井,钢丝绳罐道。为保证副井提升安全,须定期检查导向槽和钢丝绳罐道的磨损情况。检查时,检查人员应站在设有保护伞的罐笼顶部并佩戴好安全带,罐笼升降速度最大不超过()m/s. A.0.3 B.0.5 C.0.8 D.1.0 11.某矿采用胶带斜井运输,斜井兼作人行通道和安全出口。斜井坡度18°,人行道宽度1m、净高2m。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人行道内应设置()。 A.踏步 B.扶手 C.踏步和扶手 D.隔离栏 12.露天采场边坡破坏类型有多种,崩塌是其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关于崩塌破坏产生条件与破坏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坡高大,边坡任意位置都易产生 B.坡高大,只发生在边坡上部 C.坡角大,边坡任意位置都易产生 D.坡角与坡高大,只发生在边坡上部 13.国内外露天矿山在滑坡治理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整治措施,支护加固是其中的一种主要治理措施。下列支护加固措施中,正确的是()。 A.锚杆、锚索、抗滑桩和减载综合措施 B.锚杆、锚索、注浆和疏干排水综合措施 C.锚杆、锚索、喷层和抗滑桩综合措施 D.疏干排水、注浆、减载和抗滑桩综合措施 14.排土场是集中排放矿山剥离和掘进过程中产生的腐殖表土、风化岩土、坚硬岩石及其混合物和贫矿等的场所。排土场的总容量、总堆置高度都是排土场的构成要素。除以上两个构成要素外,排土场的构成要素还包括()。 A.台阶高度、边坡角度、基底厚度、反坡角度 B.台阶高度、平台宽度、边坡角度、占地面积 C.台阶高度、基底厚度、车挡高度、占地面积 D.台阶高度、边坡角度、车挡高度、反坡角度 15.某矿山企业需要制定排土场灾害防治措施。下列措施中,属于防治排土场滑坡、泥石流及生态环境破坏这三种灾害重要措施的是()。 A.建设并完善排水设施 B.控制排土强度 C.排土场上部栽植乔木 D.合理设置排土高度 16.上游式尾矿筑坝是我国尾矿库筑坝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确保尾矿库的安全,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最小安全超高与最小干滩长度。下列关于上游式尾矿筑坝安全超高与干滩长度的技术要求,正确的是()。 A.一等尾矿库最小安全超高与最小干滩长度分别为1.5m、m B.一等尾矿库最小安全超高与最小干滩长度分别为1.5m、m C.二等尾矿库最小安全超高与最小干滩长度分别为1.0m、80m D.二等尾矿库最小安全超高与最小干滩长度分别为0.8m、m 17.根据《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6),尾矿库安全度与尾矿库防洪能力和坝体稳定性有关,并分为危库、险库、病库和正常库四级。出现下列工况,可以确定为险库的是()。A.尾矿库调洪库容严重不足,随时可能发生垮坝事故 B.排洪系统部分堵塞,排洪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C.排水井显著倾斜,有倒塌的迹象 D.坝体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小于0.95 18.坝基承载力是影响尾矿坝坝体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列措施中,属于提高坝基承载能力的是()。 A.坝体下游打碎石桩 B.上部削坡、下部压坡 C.增大排洪设施排洪能力 D.降低并控制库水位 19.地下金属矿山在天井、竖井、大断面硐室施工时,容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下列关于防止高处坠落事故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断面硐室施工时必须佩戴安全带 B.在掘进竖井固定盘上作业时可以不佩戴安全带 C.在天井施工时,距顶板1.8~2m处应设牢固的安全平台 D.上、下人梯子的支撑点应位于井框的橫梁上,梯子倾角应不超过85° 20.炮烟中毒是井下采掘施工作业常见的生产安全事故,救援不当极易造成事故扩大。掘进工作面发生炮烟中毒事故后,下列应急处置措施中,错误的是()。 A.加强通风排毒 B.撤离作业人员 C.抢救中毒人员 D.隔离掘进工作面 二、案例分析题(案例1为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案例2~4为主观题。单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多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 案例1 某铁矿由露天转地下开采。露天开采规模为*t/a,采场最高标高+m,最低标高-m,边坡雷达监测系统已拆除。地下开采设计规模为*10t/a4,竖井一斜坡道开拓,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自上而下分段回采,分段高度18m,采场通过联络道与斜坡道、人行通风天井连通。矿体的东西两端各设一条回风井。在露天坑底回填40m厚的废石,作为地下开采首采分段的覆盖岩层。 副井、进风井和东回风井、西回风井均设有梯子间,与斜坡道一并作为矿井安全出口。副井井口标高+m,井底标高-m,服务中段为-80m、-m、-m、-m、-m、-m、-m以及-m破碎站水平。斜坡道从+72m至-m,全长约m。进风井井口标高+m,井底标高-m。西回风井井口标高+m,井底标高-m;东回风井井口标高+80m,井底标高-m。-m以下各水平采用通风天井通风,未设梯子间。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正常涌水量7m3/d,最大涌水量60m3/d,生产回水约1m3/d。在副井-m水平车场附近设中央变电所、水泵房和两个独立的有效容积相同的巷道式水仓。水泵房安装有6台同型号的水泵,参数为Q=m3/h,H=.3m,N=0kW,一段式排水。 井下建有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并按最大班入井人数的1.1倍配备了自救器。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2题为单选题,3~5题为多选题): 1.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该矿单个巷道式水仓的容积至少应为()m3。 A. B. C.1 D. E. 2.根据《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防治水安全技术规范》(AQ),下列该矿采取的防治水措施中,错误的是()。 A.设立专门防治水机构,配置专职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 B.雨季前主管矿长组织一次矿井防排水系统的全面检查 C.露天坑的暴雨径流量选用20%的暴雨设防频率 D.查清矿井水与大气降雨的关系,判断突然涌水的可能性 E.按要求在副井井底车场的适当位置设置防水门 3.该矿应特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