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主治痤疮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306248.html 摄影 金添 撰文 张云普 一部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就是百万中国石油人开拓进取、为国奉献的奋斗史;一部大庆油田的艰苦创业史,也是一代又一代大庆人的拼搏奉献史。 伟大的时代必然成就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必然造就伟大的英雄。在大庆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英模人物不断涌现。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石油会战的英雄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他们生动地诠释了中国石油“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 石油老会战,你们就是一座丰碑、一部史诗、一首壮歌,令人景仰,令人自豪! 60年来,大庆石油人奋斗向上、勇于担当。这种精神激励后人创造了一个个不朽的传奇,谱写出一曲曲华彩乐章。 石油老会战的功绩已经牢牢地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我们不会忘记,我们会永远记住他们! 记者用一个个镜头记下了他们的音容笑貌,定格了一个个永恒的瞬间;这些不会随着时间而消失,而是会激励更多的后来人踏着先辈的脚步勇往直前! 进入新时代,老会战人的精神激励着大庆石油人再展新姿态,再创新辉煌,为石油丰碑增光添彩,为石油中国梦加油。 马德仁:“宁可挨饿也要工人先吃饱” 马德仁,甘肃永昌人,年出生,今年94岁,年参加工作。年3月,带领钻井队来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 年,全队职工用9个半月时间打井28口,钻井进尺米,超过了苏联格林尼亚功勋钻井队的水平,刷新了世界钻井进尺纪录;创造了全国中型钻机月完钻井数、月进尺、日进尺、班进尺、钻头使用、低成本等21项全国最高纪录。 朱洪昌:“干革命干到现在没有说过不行” 01:46朱洪昌,山东掖县人,年生,今年87岁,年从甘肃临时抽调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同年5月,大会战揭开序幕,基建工程进入了紧张的施工阶段,我们工段包下了20公里的输水管线的修建任务。那是我们第一次修管线,虽然困难重重,但没有吓到我们。 吕绍斯:“立志为祖国献石油” 吕绍斯,福建厦门人,年出生,今年81岁。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年,我在钻井队当技术员。队部到井场要五六里的路,走着走着,黑夜中多了两束绿色的光亮,回头一看发现身后真跟了一只狼。当离队部还有20来米的时候,我撒腿就跑。对着当时正在收拾厨房的做饭师傅大喊。后来,多亏食堂的两个师傅的照顾,又陪我一起回到井上去。 崔敬海:“从抗战老兵到油田生活管家” 崔敬海,山东平邑县郑成镇人,年出生,今年95岁。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年9月发现大庆油田,我来到了大庆,到葡萄花钻井队当队长,打葡3井,没有房住,就和老百姓住在一个炕上。打井艰苦,几天几夜不回家。还跟钻井队王进喜“挑战”,比谁干得快。 王修禄:“80岁圆了入党梦” 王修禄,河南滑县人,出生,今年82岁。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年5月,我参加修建大庆第一条公路——萨大路,全是人工,没有机械,全靠铁锹、扁担、大筐,靠的是人拉肩扛。公里,路面7米宽,垫土方、碎石,修好后,下雨天可以走了。我后来又修建中七路、中八路。 杨国珍:“大庆石油会战返回东北” 杨国珍,山东人,年出生,今年87岁。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年10月,我从青海来到大庆,我记得来大庆前,听说大庆采油工穿白布衫管油井,不像青海风沙大,也考虑年龄大了,选择了当采油工。当时大庆北一区一排建好了还没投产。那时大家看井都怕有狼,我不怕,自告奋勇,一个人看4口井。 高知音:“年轻搞科研,晚年学乐器” 高知音,河南邓州人,年出生,今年80岁。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年11月底来到大庆,前期做些设备维护,玉米地里机械吊装,晚上看着,荒草甸上有狼叫,还发枪了。那时19岁,也不害怕,遇到过狼,打一枪,给吓跑了。 张铭文:“宋振明带我给井队送灯泡” 张铭文,河南新乡获嘉县楼村人。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年石油会战打响,那时急需干部,3月1日,我从新疆克拉玛依乘飞机到哈尔滨,3月8日坐面包车来到大庆,是先遣队来大庆的17个人中的一员。到大庆后管供应钻井材料,井队需要钻头等材料,我们就送到井队。 点击观看老会战H5内容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oqpm.com/zzyfl/1400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