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和中国年度重要医学进展,旨在客观评价我国医学界的科技贡献,引导中国医学的发展方向。 在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主席王辰学部委员发布了今年入选的2项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卞修武、王松灵、强伯勤、王锐、徐建国、王威琪分别代表本学部发布了临床医学(5项)、口腔医学(2项)、基础医学与生物学(8项)、药学(4项)、卫生健康与环境(6项)、生物医学工程与信息(3项)六大领域的中国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鉴于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的重要影响以及我国科学家在多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此次《中国年度重要医学进展》专门设置了新冠肺炎防治专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侯云德学部委员发布了该专题年度重要进展(12项)。 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 1 中国癌症发病与死亡因素分析及早诊早治优化技术方案提升肿瘤防治水平 利用覆盖我国6.5%人口的肿瘤登记数据,全面估算了我国人群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及生存率,发现23种可预防的致癌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方法。在临床实践基础上,研究制定多个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标准,显著促进了我国癌症筛查、预防、诊断及治疗的标准化、均质化。 主要完成单位:中医院、国家癌症中心牵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多家单位协作完成。 主要完成人:赫捷、陈万青,等。 2 全球首创以肠道病毒71型疫苗预防重症手足口病 自主研发可预防肠道病毒71型(EV71)重症手足口病的疫苗,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每年签发量约万支,使我国手足口病死亡人数下降超90%。EV71疫苗抗原/抗体标准品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为全球标准品,是首次由我国主持完成的生物药国际标准品。形成并建立了WHO的EV71疫苗规程,被WHO作为监管科学的范例,纳入全球监管科学的规划。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等。 主要完成人:李琦涵、王军志、沈心亮、尹卫东,等。 “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的遴选基于年以来我国在医学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在遴选原则上,严格遵循专业性、实证性、系统性和独立性,由国家级医学信息科研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专业研究团队承担。在大数据量化评价基础上,通过同行专家定性分析评议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的专业研判,甄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原创性核心成果。 在遴选标准上,入选成果为国际上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新理论或首次创造的新技术、新产品,获得同行高度认可,产生重要并且较恒久的社会经济价值。 研究团队基于我国研究者年以来发表的篇高影响力外文文献、篇高影响力中文文献、在我国获批的15万余个药品和8万余个医疗器械、我国研究者获得授权的22万余个专利基础数据等原始基础数据,以基于第一手直接证据的创新性、引证指标及影响力分析为全面、主要线索,以对多位知名专家科研成果的分析为辅助线索,构建了包含多维元素、多源信息的“中国医学成就数据库”,提供全面、可靠的数据、证据支持,并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 由研究团队通过严格的数据清洗、指标排序、聚类分析和广泛调研,形成备选项余项,再经研究团队与小同行专家、领域专家对遴选内容的共同研判、补充及综合分析,进一步形成11项候选项,提交名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评议后,最终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执行委员会推选产生。 今后研究团队将进一步加强对成果线索的搜索、采集,不断累积创新成果,开展长期、持续的评价和遴选,将更多经过时间检验且展现出重大科技与社会经济价值的创新成果选入,每年动态发布。 中国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一 临床医学领域(共5项) 1 双靶点CAR-T细胞序贯治疗为难治/复发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提供有效治疗方案 主要完成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等。 主要完成人:黄亮、王娜,等。 2 国产原研药物索凡替尼成为治疗分化良好晚期胰腺和非胰腺来源神经内分泌肿瘤新靶向药物 主要完成单位: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等。 主要完成人:徐建明,等。 3 奥希替尼成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用药 主要完成单位:医院、医院等。 主要完成人:程颖;吴一龙,等。 4 白细胞介素-2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提供有效治疗的新方案 主要完成单位:医院等。 主要完成人:栗占国、何菁,等。 5 前瞻性对照研究证实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降低结肠癌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 主要完成单位:医院等。 主要完成人:叶颖江、高志东,等。 二 口腔医学领域(共2项) 6 发现用于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再生的新型牙髓再生多能干细胞 主要完成单位:四川大学、医院、电子科技大学等。 主要完成人:田卫东、陈红,等。 7 揭示组织内应力调控大型哺乳动物乳恒牙替换新机制 主要完成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医院等。 主要完成人:王松灵、吴晓珊,等。 三 基础医学与生物学领域(共8项) 8 绘制首个中国人群的肺腺癌分子全景图谱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中医院、上海交通大学等。 主要完成人:谭敏佳、徐骏宇,等。 9 构建首个人类单细胞图谱基本框架 主要完成单位:浙江大学、浙江大医院等。 主要完成人:郭国骥、韩晓平,等。 主要呈现形式: 10 发现具有体液和神经双重免疫应答能力的新通路 主要完成单位:清华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南通大学等。 主要完成人:祁海、张旭,等。 11 发现依赖于补体的突触消除和遗忘机制 主要完成单位:浙江大学等。 主要完成人:谷岩、王超,等。 12 解析人胚巨噬细胞的起源与特化 主要完成单位: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暨南大学等。 主要完成人:刘兵、边志磊,等。 13 阐明CAR-T细胞治疗引发炎症风暴的免疫机理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医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等。 主要完成人:黄波、刘玉英;许琛琦、吴微,等。 14 揭示焦孔素家族蛋白参与的非经典细胞焦亡通路的调控机制 主要完成单位: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主要完成人:邵峰、周志伟;刘志博、王钦阳,等。 15 解析特发性的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 主要完成单位: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南京医科大医院等。 主要完成人:汤楠、武慧娟,等。 四 药学领域(共4项) 16 桑枝总生物碱对糖尿病患者具有降糖化血红蛋白疗效并正式应用于临床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北京五和博澳药业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刘玉玲、申竹芳,等。 17 揭示一线抗结核药物乙胺丁醇的精确作用机制 主要完成单位:上海科技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等。 主要完成人:饶子和、张璐,等。 18 伊尼妥单抗抑制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并正式应用于临床 主要完成单位:三生国健药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注:基于公开途径未能获得三生国健药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注射用伊尼妥单抗的主要完成人信息。) 19 国产抗肿瘤药物甲磺酸阿美替尼、泽布替尼、恩沙替尼等正式应用于临床 主要完成单位: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百济神州(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医院、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王志伟、吴晓滨、汪来;张力,等。 (注:基于公开途径未能获得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甲磺酸阿美替尼片的主要完成人信息。) 五 卫生健康与环境领域(共6项) 20 首次揭示我国小气道功能障碍的患病率高达46%,并识别主要危险因素 主要完成单位: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等。 主要完成人:肖丹、王辰、许建英,等。 21 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证实使用清洁燃料和通风设施可降低全病因死亡率 主要完成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北京大学等。 主要完成人:邬堂春、喻快,等。 22 大规模人群研究揭示我国糖尿病近十年的增长趋势及新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主要完成单位:上海交通大医院、中国医院等。 主要完成人:王卫庆、王天歌;滕卫平、李咏泽,等。 23 首次揭示我国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发病率和患病率 主要完成单位:北京大学、医院等。 主要完成人:詹思延、许璐,等。 24 卫生经济学评估提出我国当前成本效益最优的宫颈癌预防方案 主要完成单位:西安交通大学、郑州大学等。 主要完成人:庄贵华、邹卓如,等。 25 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首次证实PM2.5水平与中风危险增加相关 主要完成单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医院等。 主要完成人:顾东风、黄克勇,等。 六 生物医学工程与信息领域(共3项) 26 在国内外首创周围神经修复移植物的组成结构 主要完成单位:南通大学、江苏益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顾晓松,等。 27 人工髋关节镀膜球头材料技术取得突破 主要完成单位:中奥汇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注:基于公开途径未能获得中奥汇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髋关节镀膜球头的主要完成人信息。) 28 国产单极等离子手术设备应用于临床 主要完成单位:湖南菁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注:基于公开途径未能获得湖南菁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单极等离子手术设备的主要完成人信息。) 七 新冠肺炎防治(共12项) 29 最早发现和鉴定新冠病毒病原并阐明病原学特征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等。 主要完成人:王健伟、任丽丽;谭文杰、朱娜;石正丽、周鹏,等。 30 我国学者最早向全球预警新冠肺炎疫情 主要完成单位: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等。 主要完成人:王辰,等。 31 最先报告新冠肺炎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 主要完成单位: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医院、广州医院等。 主要完成人:曹彬、黄朝林;钟南山、关伟杰,等。 32 最先明确新冠病毒流行特征 主要完成单位:医院、香港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等。 主要完成人:袁国勇、陈福和;冯子健、李群;王健伟、庞星火,等。 33 疫情暴发早期,以严格的循证医学方法开展新冠肺炎关键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医院等。 主要完成人:曹彬、王辰、张定宇、王业明,等。 34 率先解析出新冠病毒的分子结构、病毒受体结合域的晶体结构及细胞受体(ACE2)的三维结构 主要完成单位: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西湖大学、清华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浙江大学等。 主要完成人:周强、鄢仁鸿;王新泉、兰君;饶子和、高岩;李赛、姚航平,等。 35 创建“医院”,有效隔离与救治患者,迅速重建医疗体系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院、中国工程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等。 主要完成人:王辰、陈思邈、张宗久、杨俊涛,等。 36 首次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建议》和《新冠肺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治专家共识》 主要完成单位: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院、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等。 主要完成人:翟振国、王辰、李承红,等。 37 最先建立新冠病毒感染动物模型,为新冠肺炎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关键性实验动物平台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 主要完成人:秦川、鲍琳琳、邓巍,等。 38 从新冠肺炎康复期患者体内成功分离具有高活性的病毒特异性单克隆中和抗体 主要完成单位: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医院等。 主要完成人:谢晓亮、曹云龙;严景华、史瑞;张林琦、鞠斌,等。 39 快速成功研制国产新冠肺炎疫苗 主要完成单位:北京生物工程研究所、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 主要完成人:陈薇、朱凤才;杨晓明,夏胜利;尹卫东,等。 (注:基于公开途径未能获得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新冠肺炎灭活疫苗的主要完成人信息。) 40 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作用及“三药三方”的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长春中医药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等。 主要完成人:张伯礼、黄璐琦、仝小林、吴以岭;葛又文,等。 “中国年度重要医学进展”遴选出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基础医学与生物学、药学、卫生健康与环境、生物医学工程与信息和新冠疫情防治7个领域共40项研究成果。 遴选以具有突出的学术、社会影响力和较大的促进学科发展、疾病防治、产业发展的潜力为标准,采取“多元化计量指标”与“多主体研判”相结合的分类评价方式开展。纳入了我国研究者在年12月25日至年12月31日期间发表的中外文论文13万余篇,年度获授权的专利2万余个、获批上市的国产药品个、注册的国产医疗器械产品1万余个。 与年比,年度的遴选增加了替代计量学指标,建立了“中国年度重要医学进展核心数据集”,使得评价指标和数据来源更加完善,遴选工作更加富有科学性。 编辑制作:胡彬 审核:方彤 近期好文 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