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公益亲诊 https://m-mip.39.net/pf/mipso_6298333.html 最近,包括美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及哈佛大学医学院、澳大利亚临床肿瘤学会(ClinicalOncologySocietyofAustralia)在内的多家研究机构针对万人的一项大型调查研究的数据显示,在研究涉及的26种癌症中,有13种癌症的发病率降低了10%以上!其中食管癌发病风险降低高达42%! ?如果运动是一种药,则需开给每个癌症患者! 除了标准的癌症治疗之外,锻炼是癌症患者最好的药物。这是因为经常锻炼的人会经历更少和更轻的治疗副作用,包括癌症相关的疲劳、精神紧张和生活质量,癌症复发或死于疾病的风险也会降低。如果运动的效果可以制成药丸,它应该给全世界的每一位癌症患者使用,并被视为癌症治疗的重大突破。 现年33岁的NicoleCooper女士去年被诊断为IV期肠癌。她认为自己现在还活着的一个原因是她在接受治疗时保持锻炼。她说,当被诊断为终末期癌症时,她接受了两种挽救生命的癌症治疗:化疗和运动。一年过去了,她的疾病得到缓解。 运动能降低癌症风险 研究表明,运动可以降低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在涉及的26种癌症中,大部分都表现出了与高运动量相关的风险降低。有13种癌症风险降低达10%以上,分别为食管癌42%,肝癌27%,肺癌26%,肾癌23%,胃癌22%,子宫内膜癌21%,骨髓性白血病20%,骨髓瘤17%,结肠癌16%,头颈癌15%,直肠癌13%,膀胱癌13%,乳腺癌10%! ? 小编解读 不过,黑色素瘤发病风险会小幅增加,因此防晒也是必做的功课。 要知道,这里指的运动可没什么燃脂心率之类的反人类指标,所谓Leisure-TimePhysicalActivity,要的就是一个随意,走路、跑步、游泳、健身统统都算!? 癌症患者专属运动推荐 美国运动医学会发布的《癌症生存者运动指南》中建议: 针对不同的癌症患者,力量和柔韧性训练应该做出不同调整,例如: 1.结直肠癌术后造瘘者应注意避免腹压过高,以免形成瘘口疝; 2.乳腺癌术后患者更应注意循序渐进,特别是合并上肢淋巴水肿的时候; 3.盆腔肿瘤术后合并下肢淋巴水肿者,进行下肢力量训练的安全性和获益尚缺乏足够证据; 4.手术后应该注意预防切口裂开; 5.带中心静脉导管者应注意肢体活动幅度。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进行运动锻炼之前,应进行一些特殊的评估,内容包括: 无论进行过多长时间的抗癌治疗,都建议评估周围神经病变和肌骨病变; 如果有激素治疗,建议对骨折风险进行评估; 对骨转移进行评估,以规避可能引起骨折的运动; 已知有心脏病者评估运动的安全性; 病态肥胖者需要额外的安全性评估; 乳腺癌患者参与上肢运动锻炼前,应进行上臂/肩关节评估; 前列腺癌患者应进行肌力和肌萎缩评估; 结直肠癌造瘘患者应进行防感染和污染评估; 对妇科肿瘤患者,在有氧运动或力量训练前,推荐对下肢淋巴水肿的情况进行评估。 癌症患者运动方式推荐 在癌症患者的运动项目中,首先值得推荐的就是散步。它运动量不大且简便易行,不受时间、场地、空间等条件限制,除卧床不起的病人外,所有的癌症患者都可选择这种运动方式。散步可以不拘季节,随时可行。春踏芳草地,夏踱小河边,秋赏荷花淀,冬行松林间,各得其趣,散步又养神。散步也不受空间限制,无论在乡间的田野小路上缓缓漫步,或是在城市林荫道上信步而游,那广阔的空间,绿色的环境,清新的空气,都会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癌症患者还可以选择慢跑、快走、打太极拳、徒手体操、游泳、气功和骑自行车等运动项目。 运动强度 癌症患者不宜参加剧烈的运动,原则上应该选择低强度、持续时间较长,运动后稍微出汗,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运动强度比较适合癌症患者的心率范围为最大心率的50%~70%,即(-年龄)×50~70%。例如,一个60岁患者运动时心率范围(-60)×50~70%=80~次∕分。运动前后应进行5~10分钟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使心率变化适应运动强度的变化,避免运动后出现不适反应。不宜参加过于激烈的运动,以免过度疲劳而降低自身免疫功能。 运动量 患者开始运动可包括运动前准备活动及运动后的恢复整理时间。其中达到运动强度后,应坚持运动30分钟。一天中较适宜癌症患者运动的最佳时间,一般在早晨或下午进行,不宜在饱餐后或饥饿时运动。以免出现不适。开始运动量要小,锻炼时间不宜过长,每次15~20分钟,根据病情和体力逐渐增加运动量增至每次30~40分钟。 运动频率 每周至少3~4次,隔日进行。体质较强者,运动后又不疲劳,可坚持每天运动。 运动环境和天气。自然环境是影响锻炼效果的重要因素,宜在公园、林间、草地、田野、水边等空气新鲜和环境清静处进行,癌症患者在林间锻炼为最佳。要注意季节变化;过冷或过热季节、刮风下雨突变等天气变化情况下,应适当减少运动量。 运动适宜人群 1、适合于除卧床以外的各种癌症患者。 2、术后病情稳定的患者。 3、放、化疗结束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4、肿瘤治疗后没有后遗症和确诊无转移病变的病人,可以参加适于自己体质和同年龄人的各种健身运动。 5、有各种合并症的病人应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适宜的方案。 运动禁忌人群 1、术后。 2、合并各种急性感染。 3、体温升高,病情复发。 4、某些部位有出血倾向,应停止锻炼,以免意外发生。 5、有明显恶液质的病人不能耐受运动。 抗癌明星运动心得 李开复在微博中说:我从前不但不运动,而且还嘲笑朋友运动养生。我的朋友潘石屹在微博上说:“美国科学家通过对几万人、多年的观察研究发现:‘跑步的人比不跑步的人多活七年。’”我就调侃他:“会不会这多出的七年都在跑步?” 事实上,很多癌症患者在患癌前都是不爱运动的。有氧运动不仅可以促进脂肪燃烧而达到减肥的效果,还能促进癌细胞凋亡,也是活化自然杀手细胞的良方。 患癌后,尽量不开车,尽量多走路;要去较远地方时才搭地铁或出租车,增加走路的机会。 养成运动习惯之后,才体会到运动的好处,真是冷暖自知,不管怎么说都没法跟旁人分享,只有自己最清楚。合适的运动可以促进心血管弹性、增强心肺功能,还可以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人心情愉快。 医生建议除了走路,还可以常走上下坡,达到至少十分钟的剧烈心跳,等到快喘不过气来,再放松慢慢走。跑步当然也可以。甚至你可以像韩柏柽教授一样自创旋转功,只要你觉得适用。总之身体动起来了,生命的活水也跟着动起来了。建议你也一起来体验这美好的感觉。 运动方式推荐 1.每周爬山两到三次,爬山时至少做到一半时间头脑放空。 2.做瑜伽或甩手功:两到三次。 3.能走路就走路。 4.做些有趣的运动。 5.每周两次按摩,让经脉血液疏通。 动起来,你就赢了! (1)免疫力低下的癌症生存者,在血细胞计数未恢复到正常水平之前,应避免到公共体育场所锻炼。 (2)对于接受过放射治疗的癌症生存者,应避免长期到含有氯化物消毒剂的游泳池锻炼。 (3)不宜参加过于激烈的运动,以免过度疲劳而降低自身免疫功能。 (4)保持呼吸畅顺,遇有身体不适时,应立即停止运动。 (5)如遇到体温升高,病情复发,某些部位出现出血倾向,应停止锻炼,以免意外发生。 参考资料: [1]AmericanCollegeofSportsMedicineroundtableonexerciseguidelinesforcancersurvivors.MedSciSportsExerc..42(7):-26. [2]MooreSC,LeeIM,WeiderpassE,etal.Associationofleisure-timephysicalactivitywithriskof26typesofcancerin1.44millionadults[J].JAMAinternalmedicine,,(6):-. [3]《中国肿瘤现状和趋势》.国家癌症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oqpm.com/zzyfl/1150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