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乘坐有轨人车抵达二公局宝坪11标项目陕西秦岭天台山隧道右斜井下,石子的碰撞声便引起了前来检查的宝坪高速项目检查组的注意:“那是碎石机?”项目负责人杨磐石点了点头:“是啊,主洞左线小里程方向就是我们的碎石场。”

隧道内的碎石场

“在隧道里建碎石场还是第一次见。”检查组快步向前走去,只见一排排整齐的机器正在流水线作业。装载机将渣石一斗斗地倒入喂料机,碎石通过皮带运输机传送,依次经过破碎机、制砂机、分离机等设备,最终加工好的碎石和机制砂由皮带转运至洞内的料仓存放。

在隧道里建功能齐全的碎石场,让检查组感到新奇不已。秦岭天台山隧道是世界在建规模最大的双向六车道隧道,二公局宝坪11标项目承建了第二区段3.公里的施工任务。该区段位于天台山隧道的中间,所有施工人员、设备和材料都必须通过1号通风斜井进入主洞。斜井坡度高达40%,常规施工机械根本无法行驶,就连出渣都只能采用有轨运输的办法。

有轨运输虽然能够把渣石运出去,但效率太低。“隧道总开挖石有万方,所有渣石如果通过斜井有轨运输系统运到渣土场,按照矿车一次运输10方算,累计要运输10多万次,施工进度大大受限。”项目总工周佳介绍说。不仅仅是出渣,而且隧道二衬混凝土材料和初支喷射混凝土也要运至洞内,项目团队面对运输的难题一筹莫展。

当大家都在研究如何提高运输效率时,杨磐石在项目自主研发的设备“可吊装式混凝土罐车”上找到了灵感,隧道开挖的渣石大部分都是用来制作施工用的碎石料,材料既然运不出去,能不能把碎石场搬进来呢?“隧道里建碎石场?听都没听过。”听到杨磐石的想法,大家第一反应就是觉得不可能。当其他方案一个个被否决时,杨磐石下了决心,“没有人做过,我们就来做第一个。”

杨磐石发现在隧道内左洞小里程处有余米的空间,足以容纳碎石加工的成套设备,让他更激动的是该区域与隧道掌子面的距离也在爆破影响范围之外。找好了碎石场的位置,存料区就简单多了,项目团队经过研究将存料区设置在隧道紧急停车带区域,不影响施工车辆出入,取用也更为便捷。

“设备投入的第一天,我们就生产了立方的碎石。按照原来的处理办法,渣石这阵儿恐怕还在渣石场堆着呢。”洞内加工厂负责人高阳干劲十足。同时项目还增加了洞内的照明设备,设专人对加工厂机器进行定期维护,加工出来的碎石也定期进行抽检,确保生产和质量两不误。

隧道内的拌合站

项目又策划在隧道里建一座小型拌合站。为此,项目还专门研究了“水泥斜槽”设备,用于将水泥运输到洞内。

几经周折,一台小型拌合站终于入驻隧道,和碎石加工、水泥运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流水线,专门生产初支喷射混凝土。混凝土制成之后直接就可以投入使用,工序衔接堪称无缝。“现在不仅出渣效率提高了27%,斜井有轨运输的压力大大减小,预计可节约近3个月的工期。”杨磐石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来源:二公局

点击图片,回顾精彩内容

原标题:《隧道里有个碎石场》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oqpm.com/zzyjg/14292.html
------分隔线----------------------------